蜜蜂采蜜時,口器伸入鼠尾草的花筒中,頭部推動鼠尾草“丁”字形雄蕊,花粉落在頭部(如下圖所示)。鼠尾草雄蕊先成熟,蜜蜂采蜜后飛出時,不會導致同一朵花的雌蕊受粉。等到雄蕊凋謝后雌蕊成熟,其它蜜蜂再來采蜜時,雌蕊的柱頭恰好能接觸到蜜蜂頭部,巧妙地接受了其它花的花粉而受精。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鼠尾草的“丁”字形雄蕊結構有利于蟲媒傳粉
B.蜜蜂采蜜時與鼠尾草的花之間不存在信息傳遞
C.花蕊成熟時間不同有利于遺傳(基因)多樣性
D.鼠尾草與蜜蜂相互適應、共(協(xié))同進化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基因突變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B.基因突變的方向是不確定的
C.基因突變是隨機發(fā)生的
D.基因突變對生物自身都有害
A.促進DNA復制
B.促進細胞有絲分裂
C.抑制紡錘體的生成
D.抑制著絲點的分裂
A.基因頻率
B.基因型頻率
C.基因庫
D.基因型
A.10%
B.20%
C.40%
D.60%
A.單基因遺傳病
B.染色體數目異常遺傳病
C.多基因遺傳病
D.染色體結構異常遺傳病
最新試題
隱性性狀是指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純種親本雜交,F(xiàn)1未表現(xiàn)出來的那個親本的性狀。
相對性狀不同的兩個親本雜交,F(xiàn)1只表現(xiàn)某一親本的性狀,而另一親本的性狀示能表現(xiàn),這種顯性稱完全顯性。
生物體是一個整體,任何性狀都非常復雜,除“一因一效”外,還有一對基因影響一對以上性狀表現(xiàn),稱為“一因多效”。
測交就是讓雜種F1與隱性純合子相交,來測F1的基因型。
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而同源染色體的分開是有性生殖生物產生有性生殖細胞的減數分裂特有的行為。
DNA分子通過自我復制,使遺傳信息從親代傳給子代,是生物遺傳特性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基礎。
一個精核(n)與2個極核(n+n)結合成為胚乳核(3n),以后發(fā)育成為胚乳。
根據自由組合定律,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xiàn)2產生9種基因型,4種表現(xiàn)型。
胚是2倍體,胚乳是3倍體。
經過湊數分裂后,子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為母細胞的一半,即從2n減數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