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某縣人民法院用調解方式對甲與乙之間的民事糾紛作出了處理,于2005年4月3日作出了調解書,并于當年4月6日將調解書送達給甲簽收,次日將調解書送達給乙簽收。本案調解書生效日期為()

A.2005年4月3日
B.2005年4月6日
C.2005年4月7日
D.2005年4月21日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調解書不能當庭送達雙方當事人的,調解書的生效日期為()

A.最后收到調解書的當事人簽收的日期
B.人民法院制作的調解書和尾部所記載的日期
C.首先收到調解書的當事人簽收的日期
D.送達回證所記明的簽收日期

4.多項選擇題原告以被告拖欠借款10萬元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歸還欠款。被告只承認曾借原告人民幣l萬元,但已還了,1000元。原告否認被告還款事實。根據(jù)民事訴訟法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

A.原告應承擔被告欠款10萬元的證明責任
B.原告應承擔被告還款4000元的事實不存在的證明責任
C.被告應承擔自己欠款10萬元的事實不存在的證明責任
D.被告應承擔自己只欠款l萬元的事實的證明責任

5.多項選擇題《民事訴訟法》第64條規(guī)定的“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jù)”,是指()

A.涉及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
B.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回避等與實體爭議無關的程序事項
C.當事人因為客觀原因無法收集的證據(jù)
D.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最新試題

下列對訴訟擔當?shù)姆诸?,表述正確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關于民事執(zhí)行制度的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題型:多項選擇題

下列各項中,屬于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形成之訴是指原告請求法院運用判決變動已成立或既存的民事法律關系(或民事權益)或者特定的法律事實之訴。

題型:判斷題

下列各項中,屬于仲裁性質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誠信原則,是指法院、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審理民事案件時必須公正、誠實和善意。

題型:判斷題

黃某訴李某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一案,由M區(qū)法院受理。開庭審理前,法院書面告知了黃某合議庭組成人員,黃某未提出回避申請。開庭時,黃某得知人民陪審員劉某與被告李某系親戚,遂提出回避申請。關于本案,下列說法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與法院根據(jù)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時,根據(jù)處分原則,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

題型:判斷題

下列對自認分類的表述,正確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甲公司向A區(qū)法院申請執(zhí)行乙公司拖欠的貨款100萬元。執(zhí)行中,雙方達成和解協(xié)議,乙公司用一座倉庫抵債并為甲公司辦理倉庫過戶手續(xù),協(xié)議達成后,乙公司將倉庫交付甲公司使用但不辦理過戶手續(xù)。關于本案的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確的?()

題型:多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