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新聞職業(yè)道德和一般道德的區(qū)別?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最新試題

“文革小報”的共同特征是()

題型:多項選擇題

新聞學界對新聞價值定義及其要素進行了積極爭論,出現(xiàn)了()等觀點。

題型:多項選擇題

1937年11月8日,中國青年記者協(xié)會在滬成立,1938年3月30日更名為“中國青年記者學會”,這既是一個青年記者的群眾團體,又是一個新聞學研究和新聞教育機構。

題型:判斷題

清末十余年間國人創(chuàng)辦的白話報刊總數(shù)在270種以上。

題型:判斷題

范長江1935年5月取得《大公報》旅行記者身份,1938年秋天離開,在《大公報》工作了三年多時間。范長江作為“一代名記者”的成績,主要在這期間。其采訪活動中,最重要的有兩項()

題型:多項選擇題

改革開放全面展開時期,恢復活動的中國記協(xié)設置和評選了以下哪些獎項?()

題型:多項選擇題

1987年,《中國青年報》推出“三色”系列報道,震撼全國,獲得當年“全國好新聞”特等獎()

題型:多項選擇題

產(chǎn)生于明代中后期的《京報》,具有()等特征。

題型:多項選擇題

抗戰(zhàn)時期,許多外國記者來到中國,到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日根據(jù)地進行采訪報道,最著名的是()。

題型:多項選擇題

1982年11月,北京召開第一次西方傳播學研究座談會,對傳播學的引入中國提出的態(tài)度了16字方針,即()。

題型:多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