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題下列關于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專利權人的實際損失可以確定的,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
B.專利權人的實際損失難以確定但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可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
C.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D.侵犯專利權的法定賠償數額為5000元以上50萬元以下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多項選擇題下列關于實質審查程序中的取證和現場調查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一般說來,在實質審查程序中審查員不必要求申請人提供證據
B、申請人提供的證據只能是書面文件而不能是實物模型
C、如果申請人不同意審查員的意見,則由申請人決定是否提供證據來支持其主張
D、審查員到現場調查的,調查所需的費用由申請人承擔

2.多項選擇題除產生獨特視覺效果外,下列哪些外觀設計與現有設計相比不具有明顯區(qū)別?()

A、單純采用基本幾何形狀或者對其僅作細微變化得到的外觀設計
B、單純模仿自然物、自然景象的原有形態(tài)得到的外觀設計
C、純模仿著名建筑物、著名作品的全部或者部分形狀、圖案、色彩得到的外觀設計
D、由其他種類產品的外觀設計轉用得到的玩具、裝飾品、食品類產品的外觀設計

3.多項選擇題下列關于強制許可使用費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強制許可使用費數額可以由雙方協(xié)商確定
B、因強制許可使用費數額產生的糾紛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C、因強制許可使用費數額產生的糾紛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裁決
D、當事人對關于強制許可使用費的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4.單項選擇題下列關于訴前證據保全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專利權人可以在對侵權行為請求處理前向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申請保全證據
B、申請人在起訴前申請保全證據的,必須提供擔保
C、人民法院應當自接受訴前證據保全申請之時起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可以延長四十八小時
D、申請人自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之日起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該措施

5.多項選擇題下列關于必要技術特征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必要技術特征是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不可缺少的技術特征
B、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通??梢灾苯诱J定為必要技術特征
C、必要技術特征的總和足以構成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D、任何一個必要技術特征均可使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區(qū)別于背景技術的其他技術方案

最新試題

組合物權利要求有下述哪些形式?()

題型:多項選擇題

程某于1994年4月12日向專利局申請了一項實用新型專利。程某申請專利后發(fā)現有一家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在仿制其產品,決定一旦專利授權即請求人民法院處理該侵權糾紛。程某于1995年2月1日收到了授權通知書,立即交納了專利登記費后于4月5日得到了專利證書,專利證書上的日期是1995年5月15日。對程某的侵權處理請求,人民法院應從何日起受理?()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一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申請日為2000年12月5日,假設專利局在2001年8月8日發(fā)出授權通知及辦理登記手續(xù)的通知,并且申請人在2001年10月8日辦理了登記手續(xù),專利局于2001年11月4日頒發(fā)專利證書,并于2001年11月20幾在專利公報上公告。試問該項專利權的生效日為何時?()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甲于1999年4月1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一項發(fā)明專利申請,公開日為2000年10月1日;乙于2000年4月1日也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一項發(fā)明專利申請。下面給出甲乙申請文本的有關情況,請判斷在下列哪個選項中,乙的申請不能被批準?()

題型:多項選擇題

下列各項內容哪個選項屬于專利法第五條規(guī)定的不授予專的范圍?()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在專利法規(guī)中,下述各項哪些是專門針對實用新型保護對象制定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實質審查程序的終止條件為下述哪項?()

題型:多項選擇題

專利局因未收到在先專利申請文件副本而對某申請作出視為未要求外國優(yōu)先權決定,申請人可以采用哪種程序和辦法,使該優(yōu)先權繼續(xù)有效?()

題型:單項選擇題

某設計院1998年5月9日向專利局申請了一項實用新型專利,同年10月9日該院考慮到保護期限太短轉為發(fā)明專利,但發(fā)明人經過反復試驗認為此發(fā)明創(chuàng)造性程度不高,仿制很容易,不如實用新型批準得快,所以該院于1999年5月3日又向專利局提出申請將發(fā)明專利轉為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試問:下列選項哪個是正確的?()

題型:多項選擇題

專利標記指的是下列哪個選項?()

題型:多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