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我國“一五”期間實行的財政管理體制是()。
A.高度集中,統(tǒng)收統(tǒng)支
B.劃分收支,分級管理
C.財政包干,分灶吃飯
D.分稅制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多項選擇題20世紀80年代中期實施的財政包干體制,有利于()。
A.財力趨于集中
B.擴大中央財政的自主權
C.擴大地方財政的自主權
D.劃分政府間事權
2.單項選擇題1994年稅制改革時實行的增值稅是()。
A.生產型增值稅
B.收入型增值稅
C.消費型增值稅
D.流轉型增值稅
3.單項選擇題在中國財政史上,中央與地方實行以分稅制為載體的分級分權的財政管理體制是在()。
A.北京政府時期
B.南京國民政府時期
C.南京臨時政府
D.晚清政府
4.單項選擇題縣財政作為獨立一級財政在中國出現(xiàn)的時間是()。
A.北京政府時期
B.南京國民政府時期
C.南京臨時政府
D.晚清政府
5.單項選擇題為了彌補裁厘造成的財政收入損失,南京國民政府于1931年開征了()。
A.關稅
B.直接稅
C.統(tǒng)稅
D.貨物稅
最新試題
“兩個比重”是指的中央財政收入和中央財政支出在全國財政收支中的比重。
題型:判斷題
清初“田少而丁重,棄產而丁銀未除”的現(xiàn)象反映了稅負不公平的現(xiàn)象。
題型:判斷題
農業(yè)稅征課以貨幣稅取代實物稅、勞役稅通過攤丁入畝改革徹底完成。
題型:判斷題
清朝晚期內債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外債,在國家財政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題型:判斷題
清朝初期,沿襲的是明代的一條鞭法,只征收地稅,沒有丁稅。
題型:判斷題
財政史是理論財政學的一個學科。
題型:判斷題
就預算意義上來說,第一次編成近代形式的預算,是編制的清末宣統(tǒng)三年(1911年)的預算。
題型:判斷題
從總體上看,封建國家的財政管理體制是中央集權,對全國的財源進行統(tǒng)一管理。
題型:判斷題
南京國民政府實行中央與省之間完全的分稅制比北洋政府實行的地方稅附加中央的分稅制更為進步。
題型:判斷題
厘金是清后期僅對從事長途販運的行商征收的一種商品通過稅,又稱為行厘。
題型:判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