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限制性背書 B.特別背書 C.空白背書
我國沿海一家進出口集團公司與澳大利亞B公司有3年多的合作歷史,雙方一直保持著良好貿易關系。合作初期,B公司的訂單數(shù)量不大,但是該公司的訂貨也很穩(wěn)定,且付款情況也較好。后來,隨著雙方之間的相互了解和熟悉,我進出口公司為B公司提供了優(yōu)惠付款條件,由最初的信用證即期、D/P即期、D/A60天到D/A90天,而雙方的貿易額也由每年的六、七萬增加到七、八十萬美元。 1999年9月,B公司又給我進出口公司下放了一批訂單,貨物總值25萬美元,價格條件為CIF墨爾本,而我進出口公司在未對該客戶進行嚴格信用審核的情況下,同意給予對方D/A180天的信用條件。1999年11月,全部貨物如期出運,我進出口公司也及時向銀行議付了單據。 2002年5月,匯票承兌日到期時,B公司以市場行情不好,大部分貨物未賣出為由,要求延遲付款。之后,我進出口公司不斷給B公司發(fā)傳真、EMAIL等,要求該公司付款或退貨。B公司對延遲付款表示抱歉,并答應盡快償付。2000年11月,B公司一資金困難為由,暫時只能償付我進出口公司3萬美元。我進出口公司表示同意,并要求馬上匯款。即使這樣,B公司一會兒說其財務人員有病,一會兒又稱其主要負責人休假,繼續(xù)拖欠付款。2001年1月,B公司總經理K先生辭職,在此之前,我進出口公司與B公司的所有交易都是經由K先生達成的。以后,B公司對我進出口公司的所有函件沒有任何答復。到2001年3月,我進出口公司與B公司失去聯(lián)系。 2001年5月,東方國際保理中心受理此案,通過調查得知,B公司已于2001年3月申請破產。東方國際保理中心為我進出口公司及時申請了債券,盡力爭取把其損失降到最低。但是,根據當?shù)厍逅阄瘑T會的最初報告,保理中心了解到,B公司是債務總額為其資產總額的三倍,且該公司90%以上的資產已經抵押給銀行。不言而喻,我進出口公司將蒙受巨大的壞帳損失。 通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當一筆海外應收帳款沒有即使收回的時候,企業(yè)最大的風險莫過于因對方破產而帶來的壞帳損失,即使對方的信用狀況較好,有時候,遭受這種風險的可能也在所難免。
最新試題
通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當一筆海外應收帳款沒有即使收回的時候,企業(yè)最大的風險莫過于因對方破產而帶來的壞帳損失。請問,這個案例給我們在規(guī)避與防范風險方面有什么啟示?
試問,中國銀行這樣做是否有理?為什么?
下列單據中,惟有()是特權憑證。
商品檢驗證書有多種作用,但商品檢驗證書不能作為()。
水漬險,顧名思義就是保險公司對于各種因水浸濕、淋濕或沾濕而造成的貨物損壞或損失,負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