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下面符合針對學生特征進行教學設計的一項是()

A.課堂上提問應依據一般學生的學習水平提出一般難度的問題
B.在A班已經成功實施的教學設計可以照搬到同年級B班,效果一定會很好
C.同一堂課,不同的學生的學習目標層次應一致
D.學習中的困難問題可以加以改造,使之變成若干個由淺入深的問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不同的學生能力、興趣、基礎各不相同,在教學設計中應考慮并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下面不符合針對學生特征進行教學設計的一項是()

A.課堂上提問根據問題難易程度給不同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B.同一堂課,不同的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情況可有不同目標層次。例如:把課后作業(yè)分為選做和必做兩部分
C.在A班已經成功實施的教學設計可以照搬到同年級B班,效果一定會很好
D.學習中的困難問題可以對之改造,使之變成若干個由淺入深的問題。創(chuàng)造條件,設置臺階,營造氛圍,烘托情景,啟發(fā)興趣,使學生探索求知過程中,獲得成功

2.單項選擇題某堂課中,教師將采用探究型教學方式,課前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分組,全班30個學生,18個男生,12個女生,下列分組方法最好的是()

A.學生在課前自愿分組,每組5~6人,組內自行推舉小組長,最后把名單交給教師
B.教師來分組,分成6組,按照成績順序來分,好的一組,中等的一組,差的一組
C.教師來分組,分成6組,按照學號的順序來分
D.學生自愿分組,人數不限

4.單項選擇題“我喜歡下午做作業(yè)”這句話描述的是學習者的哪個特征?()

A.認知發(fā)展特征
B.學習風格
C.學習興趣
D.學習動機

最新試題

一般認為,()是把一般系統(tǒng)理論的基本概念、系統(tǒng)方法的基本原則以及行為科學的基本原理加以綜合,創(chuàng)造中一種程序化的、操作性強的教學系統(tǒng)方法,開發(fā)出可以用于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或路徑。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62年,教育心理學家格拉則提出()的概念,其基本原理是根據預先明確說明的行為來衡量學習者的學習成績。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19年,我國開始有人使用幻燈機進行教學活動,這類似于美國的視覺教育,可以認為是中國教育技術的起步。1936年,我國學者使用()的概念概括了這種使用電影機、幻燈機等現(xiàn)代化的聲、光、電設備進行教育和教學活動,并于1983年改稱為教育技術。

題型:單項選擇題

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教育的大眾化、教育的終身化、教育的職業(yè)化、()和教育的國際化。

題型:填空題

電視教材的設計原則有()、優(yōu)化原則、主體原則和經濟原則。

題型:填空題

大多數CAI課件的寫作方法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在課程教學開始前的評價活動稱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電化教育”一詞正式使用和得到公認是在()年。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50-1960年,我國的電化教育經歷了第一次興衰。

題型:判斷題

1967年,斯克里文提出了()的概念,這種在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有助于對處于開發(fā)階段的教材進行改進,也可以用于對教學方案和教學過程進行分析。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