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沖減2013年8月的銷售收入800萬元及成本600萬元
B.沖減2013年7月的銷售收入800萬元及成本600萬元
C.沖減2013年7月的銷售收入40萬元
D.沖減2013年8月的銷售收入40萬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2013年12月1日不應確認主營業(yè)業(yè)務收入,而應確認其他應付款200萬元
B.2013年12月1日不應結轉主營業(yè)務成本,也不需要通過發(fā)出商品核算
C.2013年12月31日應確認財務費用4萬元
D.2013年12月31日其他應付款余額為4萬元
A.2013年12月10日確認收入520萬元
B.2013年12月10日結轉銷售成本400萬元
C.2013年12月31日確認預計負債為36萬元
D.對2013年度利潤總額的影響為80萬元
A.20638.80
B.21060
C.22932
D.23400
A.0
B.1520
C.1760
D.1788
最新試題
企業(yè)采用計劃成本法對原材料進行核算時,期末應根據(jù)“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余額對結存原材料進行調整,調整后的金額反映的是原材料()。
采用權益法核算時,下列各項中,引起投資企業(y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發(fā)生變化的有()。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材料,材料收回后用于連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發(fā)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為60000元,應支付的加工費為20000元、增值稅3400元(已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2000元。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加工完畢后甲公司收回該批材料的實際成本為()元。
甲、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是17%。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材料,材料收回后直接用于出售。發(fā)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為50000元,應支付加工費15000元、增值稅稅款為2550元(已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為2000元。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加工完畢甲公司收回該批材料的實際成本為()元。
下列各項中,屬于非貨幣性資產的是()。
企業(yè)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原材料時,“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期末余額調整的對象是()。
某企業(yè)的原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年末“原材料——甲材料”賬戶借方余額500萬元,“材料成本差異——甲材料”賬戶貸方余額10萬元。年末對該種原材料(直接對外銷售)進行減值測試,預計售價(不含增值稅額)為470萬元,預計銷售費用等為20萬元。假定該種原材料前期未計提跌價準備,且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該種原材料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萬元。
企業(yè)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對發(fā)出存貨進行計價時,影響加權平均單價的因素有()。
某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從外地購入原材料6000噸,收到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售價為每噸1.2萬元,增值稅稅款為1224萬元,另發(fā)生運輸費60萬元(可按7%抵扣增值稅),裝卸費10萬元,途中保險費為18萬元。原材料運到后驗收數(shù)量為5996噸,短缺4噸為合理損耗,則該原材料的入賬價值為()元。
企業(yè)因管理不善發(fā)生的存貨盤虧凈損失,在批準處理時應計入的會計科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