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由于流動臺賬未得到落實,導致務工人員工資未能按時發(fā)放,最后務工人員出現罷工,勞務管理人員與施工隊伍負責人就責任歸屬問題發(fā)生爭論。
以下反映總包方是否按時及時結算和支付分包方勞務費的依據是()。
A.勞務費結算臺賬
B.支付憑證
C.工資表
D.考勤表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10天
B.15天
C.20天
D.30天
A.在試用期內
B.用人單位以暴力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C.勞動者想辭職
D.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A.三年(不含)以下
B.三年(含)以下
C.三年(不含)以上
D.三年(含)以上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D.半年
A.不低于工資的50%
B.不低于工資的150%
C.不低于工資的200%
D.不低于工資的300%
最新試題
我國勞動爭議處理程序的體制一般是按照()個階段順次組成的
勞務人員工資糾紛表現形式()
工傷認定法律文書的送達按照《勞動法》有關送達的規(guī)定執(zhí)行。()
建立公司支付農民工工資的約束和保障機制,是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
糾紛經仲裁后不服從,勞動仲裁裁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執(zhí)行的,可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
項目部勞務員對分包方進場人員日常檢查記錄,是判定分包方該項目實際使用人員與非實際使用人員的重要資料。()
施工方案定稿后,總包技術部門、分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共同材料用量計算,其中一方核對后簽字認可,就可作為現場材料投入的依據。()
企業(yè)因拖欠工程款導致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企業(yè)追回的被拖欠工程款,應優(yōu)先于支付()
勞務分包隊伍人員中禁止使用不滿()和超過()的人員,禁止使用在逃人員、身體或智力殘疾人員及其他不適應施工作業(yè)的人員。
該工程的計劃實際用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