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各國政府處理與其管轄范圍內的納稅人之間征納關系的準則和規(guī)范
B.各國政府處理與其管轄范圍內的外國納稅人之間征納關系的準則和規(guī)范
C.各國政府處理與其它國家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的準則和規(guī)范
D.各國政府處理它同外國籍跨國納稅人之間的稅收征納關系和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的準則和規(guī)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是解決國際重復征稅問題的有效方法
B.由于外國稅收抵免方法設計面廣,對不同經(jīng)濟關系的公司、企業(yè)、個人等的不同所得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因而在計算上較為復雜
C.否認和放棄了境外所得居民管轄權,只實現(xiàn)來源地管轄權
D.當各國稅收負擔存在明顯差異時,同一主權國家居民的境內境外所得稅負差異明顯
A.財產(chǎn)所得
B.流通所得
C.經(jīng)營所得
D.勞務所得
E.投資所得
A.28萬元
B.36.4萬元
C.37萬元
D.45.4萬元
A.2.8萬元
B.3萬元
C.2.5萬元
D.2.4萬元
A.只負有本國納稅義務的非跨國自然人
B.負有雙重納稅義務的跨國自然人
C.負有雙重納稅義務的跨國法人
D.負有多重納稅義務的跨國納稅人
最新試題
某一納稅年度,日本三洋電器公司來自日本的所得為2000萬美元,來自中國分公司的所得為1000萬美元。日本的所得稅稅率為35%,中國的所得稅稅率為30%,并按稅法規(guī)定給予這家分公司減半征收所得稅的優(yōu)惠待遇。中日稅收協(xié)定中有稅收饒讓規(guī)定。要求:計算日本三洋電器公司可享受的稅收抵免數(shù)額以及應向日本政府繳納的公司所得稅稅額。
A國某居民有來源于B國的稅前所得100萬元,A、B兩國的所得稅率分別為25%、30%,但B國對外國居民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實行20%的優(yōu)惠稅率,A國采用分國限額抵免法消除國際重復征稅并承諾給予稅收饒讓。這樣A國對該居民的這筆境外所得應征所得稅款為()萬元。
抵免法不能完全解決跨國納稅人的雙重稅負,而扣除法基本上免除了跨國納稅人的雙重稅負。
凡個人在中國境內工作、提供勞務的所得,不論支付地點是否在中國境內,均屬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
某國A居民2009年來自國內所得8000美元,來自國外所得2000美元。居住國所得稅率為30%,來源國為25%。請用全額抵免法與普通抵免法分別計算居民A的外國稅收可抵免數(shù)以及居住國的實征稅款。如果來源國稅率為35%,其結果如何?
國家稅收的出現(xiàn)是國際稅收產(chǎn)生的前提。
我國的個人所得稅采用分國分項的辦法計算抵免限額,企業(yè)所得稅采用分國法計算抵免限額。
應稅所得一般分為()。
下列各項中屬于國際避稅方法的是()。
小型微企業(yè)和國家重點扶持企業(y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分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