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學來叫醒作文
施戰(zhàn)軍
(1)在我的印象中,打我自己上中學那時起,中學作文的教學方式似乎就沒怎么變過,老師會總結出許多寫作文的模式讓學生去模仿甚至背誦。我對中學作文的印象大概就一直停留在這種“新八股”的狀態(tài)上。
(2)直到我參加今年“北大培文杯”決賽閱卷時,我才發(fā)覺這種印象略有誤差。我當時是看到了河南實驗中學一個叫胡浩然的中學生的參賽作品《蔣扈氏》,它讓我大吃一驚。這是完全不同于中學作文的一篇很成熟的文學作品。小說寫的是孫子蔣紅濤和奶奶的故事,其間貫穿著蔣家難言的困苦歷程。小說完成度之高,令人肅然起敬。
(3)這讓我反過來思考,現(xiàn)在中學的作文教育肯定是有問題的,孩子們不缺乏才華,但他們的才華為什么不能在作文中體現(xiàn)出來呢?溫儒敏教授說主要問題之一是老師的問題。老師現(xiàn)在通常的教學方法只用灌輸知識點的方式,文言文只講字詞不講文以載道;美文講授只重圖解分析不重審美體驗;作文課只講謀篇造句不講啟迪思想……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讓寫作文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
(4)就像“北大培文杯”一等獎選手新疆七十中的李蕤桐所說:“文字,是作者對讀者的告解,是心靈的自我救贖。”“文字應該是真實地記錄生活。”“寫你所知道的。”“給心靈一個說話的機會。”這是創(chuàng)意寫作耳熟能詳?shù)脑捳Z。創(chuàng)意寫作強調(diào)“創(chuàng)意第一性,寫作第二性”,首先強調(diào)言有物,言有意,其次才是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功夫。沒有“說什么”的問題,哪會有“怎么說”?所以,我們強調(diào)讓作文回歸事物,讓想象回歸現(xiàn)實,回到文學的起點上來,讓文學來叫醒作文。
(5)寫作能力的高低意味著一個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多大,甚至也可以衡量一個人對文化的理解程度。因此,寫作不僅體現(xiàn)寫作者基礎知識的長度和寬度,更包含了他認知世界和理解社會的能力。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展現(xiàn)他感受人生、想象未來和編織夢想的能力。這是一種寫作的美德。因此,最重要的是,讓青少年親近文學,懂得訴說人生,不一定是要把他們培養(yǎng)成未來的作家,而是為了讓他們的心靈得到健康成長,進入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助于他們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一個幸福的人,一個更好的自己。在這個程度上,正如曹文軒教授所言:“讓成千上萬的青少年愛上寫作,這是對中國教育的特別貢獻。”
(6)這種回歸完全可以實現(xiàn)文學寫作與中學作文的良性對接,要用文學的石子激活作文這潭死水,作文教育不能再裝睡了,裝睡的人也許偶爾會做夢,但是永遠不能看到現(xiàn)實。作文甚至語文的教育應該是最有溫度的教育,應該讓孩子們在水里火里,在人生里,在社會里,學會生活,學會理解,學會愛,而不僅僅是在作文紙上排列字句。我們文學界應該和教育界一起擔起這個責任,因為孩子是我們民族的未來,我們應該對青年有一個方向的引導,解放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他們認知世界的能力,充分展現(xiàn)他們的才華,進而才能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具有獨立人格的現(xiàn)代青年。
(選自《光明日報》2016年12月06日05版,有刪改)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保ā逗商猎律罚@句話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欠債還錢,本是天經(jīng)地義。父親卻勸“我”不必催促,你認同父親的這種做法嗎?說說你的看法。
對《世間最美的墳墓》一文中“就像偶爾被發(fā)現(xiàn)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那樣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一句的意思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把這巨款籌到,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保ā段业哪赣H》)對這句話中母親流淚分析理解最正確的一項是()。
下列對“真性情”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紫檀有哪些特性?(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回答)
“痛痛快快”的交談方式適合人群的性格類型是()。
文中的“幾乎”能否去掉?為什么?
《母親的心》第⑧段“母親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輕輕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剛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趕緊再一次撈起了螃蟹,如是者數(shù)次?!敝幸幌盗袆幼髅鑼懹惺裁醋饔茫?/p>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保ā逗商猎律罚┻@里荷葉給人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