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實
畢淑敏
朋友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他祖父小的時候,很聰明,也很有毅力,學業(yè)有成,正欲大展宏圖之際,曾祖將他叫了去,拿出一個古匣,對他說,孩子,我有一件心事,終生未了——
早年間,江南有一家富豪,酷愛藏書。他家有兩冊古醫(yī)書,集無數(shù)醫(yī)家心血之大成,為
杏林一絕。富豪視若珍寶,秘不傳人。后來,富豪出門遇險,一位壯士救了他的性命,富豪感恩不盡,欲以斗載的金銀相謝。壯士婉拒我不要錢,只想用你的醫(yī)書救普天下人的性命。富豪想了半天,說,我可以將醫(yī)書借給你三天。
壯士得了書后,急如星火地趕回家,請來鄉(xiāng)下的諸位學子連夜趕抄醫(yī)書、時間緊迫,熒熒燈火下,抄書人急速依樣畫葫產地描了下來。誰知,抄好的醫(yī)書拿給醫(yī)家一著,竟是不能用的。醫(yī)家以人的性命為本,這種在匆忙之中由外行人抄下的醫(yī)方,訛脫衍倒之處甚多,且錯的離奇,誰敢用它在病入身上做實驗呢?壯士欲再去借來重抄,孰料富豪家失火,所有藏書化為灰燼。從此這兩冊抄錄的醫(yī)書,就像雞肋,一代代流傳了下來。
曾祖的話說到這里,目光炯炯地看著組父。
祖父說,您手里拿的就是這兩冊書嗎?
曾祖說,正是。
祖父說,您是要我把它們??背鰜??
曾祖說,我希望你能窮畢生的精力,讓它死而復生,但工程浩大,你這一輩子,是無法同時改正兩本書的?,F(xiàn)在,你就從中挑一本吧,留下的那本,只有留待我們的后代子孫了。
濟世救人的功用也是一樣的,祖父隨手點了甲本。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生同一方未知的領域,同一個事業(yè),緊緊地連在一起。
祖父沒有辜負曾祖的期望,像盲人摸象一般地摸索,冊頁上臨摹不清的藥材圖譜,他親自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無法判定正誤的方劑:他采集百草熬藥煉成湯,以身試藥,幾次昏厥在地。為了一句不知出處的引言,他查閱無數(shù)典籍……祖父的一生圍繞著這冊古醫(yī)書旋轉,從翩翩少年一直變作鬢發(fā)如雪。到了祖父垂垂老矣的時侯,他終于將那冊古書中的幾百處謬誤全部訂正完了。
人們歡呼雀躍,畢竟從此這本偉大的濟世良方可以造福無數(shù)百姓了。但造化弄人,不久,遠方發(fā)掘了一座古墓,里面埋藏了許多保存完好的古簡,其中正有甲書的原件。人們迫不及待地將祖父校勘過的甲書和原件相比較,結果同古簡完全吻合,祖父用畢生的精力,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但這個奇跡,又在瞬忽之間煙消灰滅,毫無價值。
古墓里出土了乙醫(yī)書的真書嗎?我問。
沒有。朋友答
我嘆息說,如果祖父當初選擇了乙書,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啊。
朋友說,我也問過他這個問題。
祖父說,對我來講,甲書乙書是一樣的。我用一生的時間說明了一個道理,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鉆研某個問題,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實,這已經足夠。
(選自《畢淑敏散文集》)
閱讀下面“鏈接材料”,并結合《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實》的內容,談談你對“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鉆研某個問題,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實。”這句話的理解。
【鏈接材料】袁隆平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世紀了,不畏艱難,甘于奉獻,嘔心瀝血,苦苦追求,使中國水稻畝產從1964年的200公斤增長到2018年的1065.3公斤,為解決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先生的杰出成就不僅屬于中國,而且影響世界。
(新華網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在《我的空中樓閣》一文中,李樂薇筆下的“空中樓閣”不具有的特點是()。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保ā逗商猎律罚┻@里荷葉給人的感受是()。
《母親的心》第⑧段“母親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輕輕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剛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趕緊再一次撈起了螃蟹,如是者數(shù)次?!敝幸幌盗袆幼髅鑼懹惺裁醋饔??
下列對《雷雨》內容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痛痛快快”的交談方式適合人群的性格類型是()。
請你用簡潔的語言說說題目“輕放”的含義。
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從《史記》中學得嚴肅的歷史(),從《正氣歌》學得人格的()。
依照選文《論真性情》的觀點,請你從下面文化名人或者文學形象中選取一個,結合與其相關的文學作品對他是否有真性情進行評析。陶淵明、蘇軾、《孤獨之旅》中的杜小康
“賈平凹的散文總是讓人有親切之感,有警醒之感。親切來自他的細膩,而警醒則來自他的敏銳。”圍繞這一評價,將你的閱讀心得寫下來。寫作提示:①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方向來寫,也可以二者結合起來寫,如果另有其他獨到的收獲也可以寫;②不少于150字;③書寫規(guī)范,卷面整潔。
“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對這句話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