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患者男性,48歲,身高178cm,體重68kg,骨髓移植術后1個月,出現粒細胞缺乏伴持續(xù)發(fā)熱,深靜脈導管尖端培養(yǎng)和血培養(yǎng)均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予以萬古霉素治療。萬古霉素用量:若肌酐清除率>80ml/min,正常成人用量;若肌酐清除率50~80ml/min,每1~3日1g;若肌酐清除率10~50ml/min,每3~7日1g;若肌酐清除率10ml/min:每7~14日1g。該患者的血清肌酐值為120μmol/L,其萬古霉素的正確用法用量為()
A、2.0g,每日1次,靜脈滴注
B、1.0g,每8小時1次,靜脈滴注
C、1.0g,每12小時1次,靜脈滴注
D、1.0g,每日1次,靜脈滴注
E、0.5g,每日1次,靜脈滴注
患者男性,48歲,身高178cm,體重68kg,骨髓移植術后1個月,出現粒細胞缺乏伴持續(xù)發(fā)熱,深靜脈導管尖端培養(yǎng)和血培養(yǎng)均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予以萬古霉素治療。萬古霉素用量:若肌酐清除率>80ml/min,正常成人用量;若肌酐清除率50~80ml/min,每1~3日1g;若肌酐清除率10~50ml/min,每3~7日1g;若肌酐清除率10ml/min:每7~14日1g。該患者的血清肌酐值為120μmol/L,其萬古霉素的正確用法用量為()
A、2.0g,每日1次,靜脈滴注
B、1.0g,每8小時1次,靜脈滴注
C、1.0g,每12小時1次,靜脈滴注
D、1.0g,每日1次,靜脈滴注
E、0.5g,每日1次,靜脈滴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單項選擇題
以下"ADR因果關系評價肯定的依據"中,不正確的是()
以下"ADR因果關系評價肯定的依據"中,不正確的是()
以下"ADR因果關系評價肯定的依據"中,不正確的是()
A、有合理的時間關系
B、撤藥后不良反應癥狀消除
C、再次使用、再次出現同樣反應
D、有其他原因或混雜因素干擾
E、有所用藥物ADR的相關報道和評述
單項選擇題
患者男性,36歲,診斷:風濕性心臟病伴心房顫動,換瓣術后長期服用華法林進行抗凝治療。因感冒發(fā)熱而應用對乙酰氨基酚,一周前復查國際標準化比(INR),較前增高,醫(yī)師考慮可能與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相關,試問對乙酰氨基酚增強抗凝作用的機制為()
患者男性,36歲,診斷:風濕性心臟病伴心房顫動,換瓣術后長期服用華法林進行抗凝治療。因感冒發(fā)熱而應用對乙酰氨基酚,一周前復查國際標準化比(INR),較前增高,醫(yī)師考慮可能與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相關,試問對乙酰氨基酚增強抗凝作用的機制為()
A、與血漿蛋白競爭結合
B、抑制肝微粒體酶
C、誘導肝微粒體酶
D、抑制血小板功能
E、增強血小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