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男性,24歲,頭昏乏力,鼻粘膜出血及牙齦出血10天。檢驗:血紅蛋白75g/L,白細胞41.6×109/L,血小板27×109/L,外周血白細胞分類幼稚細胞占56%;骨髓檢查示增生極度活躍,原始細胞占53%,早幼粒細胞占21%,POX染色強陽性,NAP染色(-),NSE染色部分呈陽性且不被NaF抑制。確診為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FAB分型是()

A.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1型
B.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2型
C.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3型
D.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4型
E.急性髓細胞自血病M5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惡性淋巴瘤以下列哪一部位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

A.頜下
B.腹股溝
C.腋下
D.頸部
E.耳后

2.單項選擇題

女性,29歲,在鞋廠工作3年,近一月來發(fā)熱伴出血2周。HB60g/L.白細胞4.3×109/L,分類正常;骨髓中原粒細胞10%,早幼粒細胞51%,凝血酶原時間18s,正常對照13s,血漿纖維蛋白原0.19g/L。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型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B.急性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C.M3型白血病并發(fā)DIC
D.急性感染并發(fā)DIC
E.肝臟功能損傷

3.單項選擇題下列哪種疾病外周血片上不會出現(xiàn)幼稚細胞()

A.急性失血后貧血
B.急性紅白血病
C.再生障礙性貧血
D.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
E.骨髓纖維化

最新試題

者,男,54歲。因高熱、消瘦1個月,伴身目黃染、乏力10天入院。體格檢查:T39℃,R24次/分,P100次/分,Bp12/8kPa。貧血貌,急性病面容,全身淺表淋巴結無腫大,肝肋下2cm,脾肋下2cm,無胸骨壓痛。實驗室檢查:WBC1.2×10/L,N59%,L41%,Hb78g/L,PLT32×10/L,RetO.2%。尿、糞常規(guī)正常。腎功能正常。肝功能:ALT250U/L,AST238U/L,LDH1300U/L,ALB30g/L,TP72g/L,乙肝兩對半陰性。4次血培養(yǎng)均陰性,血找瘧原蟲3次均陰性,肥達反應、外斐反應均陰性。血免疫球蛋白正常。ENA全套陰性。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活躍,粒系20%,紅系13.5%,淋巴細胞45.5%,組織細胞22%,其中異常組織細胞6%,該類細胞大小不等,核不規(guī)則,漿嗜堿,無顆粒,核仁1~3個不等,POX陰性,NAE陰性,NAP積分為45分。全片未見巨核細胞,血小板罕見。第二次復查骨髓,見異常組織細胞22%,形態(tài)同前。B超顯示:雙腎無異常,肝大,脾大,少量腹腔積液。抗生素治療無效。試分析該病案。

題型:問答題

性,68歲,全身骨痛一年多,最近兩周伴有發(fā)熱。體檢:淋巴結、肝、脾無腫大,胸骨壓痛,下肢有皮膚紫癜。由于骨質疏松曾診斷為老年骨質疏松癥。血常規(guī)檢驗:血紅蛋白量92g/L,白細胞數(shù)7.8×109/L,血小板數(shù)35×109/L;血片分類:中性成熟粒細胞占71%,淋巴細胞19%,單核細胞10%,粒細胞可見毒性改變。血沉108mm/h,骨骼X線檢查顯示:多數(shù)骨質疏松,顱骨和肋骨有蟲蝕樣破壞。骨髓檢查:有核細胞增生活躍,粒紅比為2.48:1,粒系占55.6%,紅系占22.4%,各種細胞數(shù)量及形態(tài)特點見下:粒系:原粒細胞1.6%,早幼粒細胞3.2%,中性中幼粒細胞6.4%,中性晚幼粒細胞8.8%,中性桿狀核粒細胞22%,中性分葉核粒細胞9.6%,嗜酸性粒細胞3.2%,嗜堿性粒細胞0.8%;形態(tài)特點:部分粒細胞可見中毒顆粒及空泡,其他各階段粒細胞形態(tài)無明顯異常。紅系:原紅細胞0.4%,早幼紅細胞1.2%,中幼紅細胞12.4%,晚幼紅細胞8.4%,幼紅細胞形態(tài)無明顯,多數(shù)部分成熟紅細胞呈緡錢狀排列。

題型:問答題

可以發(fā)現(xiàn)R-S細胞的疾病包括下列哪些()

題型:多項選擇題

B細胞特異性抗原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患者,男,24歲,因面色蒼白月余,近1O天發(fā)現(xiàn)雙下肢瘀點而入院。體格檢查:T37.5℃,P98次/分,R22次/分,Bp14/10kPa。輕度貧血貌,雙下肢皮膚見散在出血點,左頸和右腹股溝可觸及1.5cm×1.0cm淋巴結,質中,無壓痛,胸骨下端壓痛,腹軟,肝肋下僅及,脾肋下1.0cm。右側睪丸腫大,質軟,無明顯壓痛,陰囊透光試驗陰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無異常。實驗室檢查:Hb80g/L,PLT32×109/L,WBC80×109/L,原粒45%,早幼粒26%,胞質偶見Auer小體;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粒系增生為主,共占92%,其中原粒52%,早幼粒28%,可見Auer小體,POX48%陽性,積分97分,NAP陰性;幼紅細胞偶見,全片見巨核細胞2個,血小板罕見。試分析該病例。

題型:問答題

某男,42歲,患者因低熱、消瘦、乏力及食欲減退來醫(yī)院就診。觸診有胸骨壓痛和脾中度腫大,血象檢查可見白細胞數(shù)可高達60×10/L,主要為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桿狀核細胞。原粒細胞不超過5%,嗜酸和嗜堿粒細胞增多,血中偶見幼紅細胞。骨髓象:粒細胞增生極度活躍,粒紅比例12:1,原粒細胞5%,早幼粒7%,中幼粒占21%、晚幼粒25%和桿狀核粒細胞31%,分葉核13%。染色體檢查可見t(9;22)(q34;q11)染色體。試分析該病例。

題型:問答題

本病例最可能的診斷?

題型:問答題

下列哪些屬于骨髓纖維化的診斷標準()

題型:多項選擇題

某患兒,出生9個月畏食嘔吐、肝脾大、皮膚干燥呈蠟黃色、肌無力。X線肺部檢查見有網(wǎng)點狀陰影。外周血檢查見紅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數(shù)正常,但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的胞質中可見有空泡。骨髓檢查可見少量胞體較大的細胞;該細胞呈圓形、橢圓形。胞核較小、呈圓或橢圓形。胞質豐富并充滿大量泡沫。細胞化學染色結果如下:POX(-)、SBB(+)、PAS見泡壁弱陽性,空泡中心陰性。堿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試分析該病案。

題型:問答題

下列何種核型的AML對治療反應良好,緩解期較長()

題型:多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