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在《論中國與歐洲國體異同》中,梁啟超指出,中國周代與古代希臘的國體相似。兩者政治上的相似之處應是()。
A.貴族政治、列國分立
B.君主專制、中央集權(quán)
C.小國寡民、等級森嚴
D.分封諸侯、城邦國家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說:“故天子諸侯之傳世也,繼統(tǒng)法之立子與立嫡也……古人非不知……立賢之利過于立嫡,人才之用優(yōu)于資格,而終不以此易彼者,蓋懼夫名之可藉,而爭之易生,其弊將不可勝窮。”王國維這段話的主要說明了()。
A.嫡長子繼承制的特點
B.嫡長子繼承制是歷史的繼承
C.嫡長子繼承制的弊端
D.嫡長子繼承制的優(yōu)越性
2.單項選擇題《新史學》指出:“敘述數(shù)千年來各種族所以盛衰興亡之跡者,是歷史之性質(zhì)也;敘述數(shù)千年來各種族所以盛衰興亡之故者,是歷史之精神也”;“歷史者,敘述人群進化之現(xiàn)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由此可見,歷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A.考證歷史事實
B.把握歷史規(guī)律
C.分析歷史原因
D.描述歷史現(xiàn)象

最新試題
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以巖倉具視為特命全權(quán)大使的大型外交使團前往歐美12個國家,進行了為期22個月的考察。巖倉使團此行的主要目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彼得一世將改革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1700—1707年為積蓄力量的階段,1707—1714年為俄國興盛和榮耀的階段,1714—1721年是建立良好秩序的階段。材料說明改革具有()
題型:單項選擇題
某學習小組以“轉(zhuǎn)型的歐洲”為研究主題,繪制了如下思維導圖。導圖中①、②、③空白處填寫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8世紀至20世紀初,英語中出現(xiàn)了如electron (電子)relativity (相對論)automobile (汽車)spark plug (火花塞)gear-Shift(變速桿)等新的科學技術(shù)詞匯。促使新詞匯涌現(xiàn)的時代潮流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某歷史活動課上同學們激烈談論了“玻利瓦爾和圣馬丁”“章西女王”“華盛頓”等歷史人物。你認為他們討論的主題可能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