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與課堂教學相比,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具有更大的()。

A.自愿性
B.自主性
C.強迫性
D.創(chuàng)造性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學生是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是學習的()。

A.主體
B.客體
C.個體
D.群體

2.單項選擇題中國古代“外鑠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3.單項選擇題認為人的發(fā)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觀點是()。

A.外鑠論
B.內(nèi)發(fā)論
C.遺傳決定論
D.多因素交互作用論

5.單項選擇題我國將小學分為初等小學和高等小學是在()。

A.1878年
B.1897年
C.1904年
D.1912年

最新試題

1945年,珀西·斯賓塞在測試用于雷達裝備的微波輻射器時,突然感覺西褲的口袋里有些不對勁,甚至聽到了“咝咝”的聲音,結(jié)果是他口袋里裝的一塊巧克力融化了,由此他突然意識到也許可以把微波應用到廚房烹飪上,就這樣,微波爐誕生了。這是運用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登山運動員的登山服飾,為安全起見在服裝色設計方面主要需考慮知覺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教育法》的適用對象表述不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了解是教育的起點,了解和研究學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在實際教學中,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包括()。

題型:多項選擇題

一般認為,教師、學生、教學內(nèi)容和()是構(gòu)成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

題型:填空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其中的“溫故而知新”屬于()。

題型:單項選擇題

教師的教學應使學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感”,其目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人物有關教育目的論的主張與“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體現(xiàn)的教學目的論一致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我國南方某校教師在向?qū)W生講“下雪”這一事件時,采用了觀看錄像并向空中拋撒大量碎片以引導學生體會下雪場景。這位教師的教學體現(xiàn)了()原則。

題型:單項選擇題

面對不同的教學情況,教師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像物理、數(shù)學這樣高難度的學科,通常包含著較多的原理、公式等復雜內(nèi)容,一般采用哪種教學方法效果最好?()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