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悄然而至,為讓幼兒感受春天賦予我們生活的詩情畫意,我教幼兒學習詩歌《春天的顏色》。
在第一次語言活動中,為了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理解詩歌大意,我特別畫了幾幅有關春天美景的圖畫。但無論我怎么解釋,孩子就是記不住詩句,也不明白春天怎么會有顏色。
為了解開孩子們的疑惑,我組織了一次外出尋找春天的活動。我們來到了公園,讓孩子們置身美麗的大自然中。在這里,孩子們發(fā)現了嫩綠的小草,粉紅的桃花,淡紫色的丁香,淡黃的迎春花。在這一情景中,孩子們理解了"春天的顏色"這一抽象的語言和它豐富的內涵。
第二次語言活動,我拋開原來的歌詞,讓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春天的顏色》,看過了姹紫嫣紅的春天美景,孩子們的語言生動、形象起來。他們共同創(chuàng)編了如下詩句:
"春天是什么顏色的?迎春花吹著小喇叭告訴我們,春天是黃色的。"
"桃花穿著粉紅色的新衣,笑瞇瞇地告訴我們:春天是粉紅色的。"
"梨樹開滿了雪白的花朵,得意地告訴我們:春天是白色的。"
"丁香花散發(fā)著清香,高興地說:春天是紫色的。"
"小草伸直了腰,柳樹搖著新芽一起告訴我們:春天是綠色的。"
"春天是什么顏色的?小朋友們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告訴我們:啊!春天是五彩繽紛的。"
問題:
請具體說明該教師如何體現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學習這一原則。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以“神奇的光”為主題,設計一個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
()歲以后的幼兒發(fā)音器官已發(fā)育完善,如果堅持以普通話教學,讓幼兒進行反復的語言實踐,幼兒就能掌握漢語中的全部讀音。
請你以《好餓的毛毛蟲》為教學材料,設計一個大班的繪本教學活動,寫出活動名稱、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并設計活動過程。要求如下:從日常生活中和幼兒的經驗引發(fā)教學內容,運用游戲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突出幼兒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在幫助幼兒習得經驗、知識的同時,重視幼兒情緒、態(tài)度、能力的培養(yǎng)。
水果家族其色彩斑斕、形態(tài)各異、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的特點深受人們的青睞。對幼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更是他們健康成長的物質來源。它是幼兒每天直接接觸的事物,然而,這種接觸大多是一種自然的接觸,一種模糊的、混沌的知覺。為讓幼兒更好地認識水果,請以“水果”為主題設計一個活動。
笑臉是日常生活交流中常使用的表情,請以“笑臉”為主題,設計一個中班教學活動。
針對這個案例,說一說教師應該如何對待幼兒的錯誤。
談談上述活動區(qū)的創(chuàng)設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的意義。
兒童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進行學習的方法是()。
結合幼兒的不同反應,對比分析兩位老師的教學方法,并用學習過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說明。
幼兒園科學領域的教育兒童取得了哪些方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