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租賃期滿,投資性房地產轉為存貨項目,并按照1300萬元入賬
B.轉換日應與投資性房地產相關科目對應結轉,借記"開發(fā)產品"科目1500萬元,同時貸記"存貨跌價準備"300萬元
C.轉換日投資性房地產應貸記的金額為1300萬元,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D.本年末存貨項目應列示的金額為1200萬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無論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還是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xù)計量,均應按照實際成本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初始計量
B.只有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取得時按照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
C.自行建造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所發(fā)生的必要支出構成
D.外購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和可直接歸屬于該資產的其他支出
A.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
B.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
C.已出租的建筑物
D.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建筑物
A.250
B.350
C.450
D.650
A.損失50
B.收益150
C.損失150
D.損失100
A.160
B.400
C.1460
D.1700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2×16年1月1日,甲公司將一項投資性房地產從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計量。該投資性房地產的原價為40000萬元,至轉換時點已計提折舊100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2×16年1月1日,其公允價值為50000萬元。甲公司按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則轉換日影響甲公司2×16年度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項目的年初金額為()萬元。
甲公司從事房地產開發(fā)經營業(yè)務,2×16年3月5日收回租賃期屆滿的商鋪,并計劃對其重新裝修后繼續(xù)用于出租。該商鋪成本為6500萬元,至重新裝修日,已計提折舊2000萬元。賬面價值為4500萬元(包括原裝修支出賬面價值500萬元)。裝修工程于8月1日開始,于年末完工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共發(fā)生裝修支出1500萬元(均符合資本化條件)。裝修后預計租金收入將大幅增加。甲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為()萬元。
下列關于投資性房地產后續(xù)計量的表述中,錯誤的有()。
下列項目中,屬于投資性房地產的有()。
明海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2012年至2015年涉及投資性房地產的有關資料如下。(1)2012年12月1日,明海公司與迅達公司簽訂協(xié)議,將自用的辦公樓出租給迅達公司,租期為3年,每年租金為1000萬元,于每年年初收取(假定租金均按期收到),2013年1月1日為租賃期開始日。此辦公樓轉換日的公允價值為30000萬元,賬面原值為25000萬元,已計提的累計折舊為100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2013年1月1日,明海公司按照15000萬元確認了投資性房地產,并將收取的1000萬元租金確認為收入。(2)2013年12月31日,該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30900萬元;2014年12月31日,該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30800萬元。2013年12月31日和2014年12月31日,明海公司對上述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分別確認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5900萬元和-100萬元。(3)2015年12月31日,租賃協(xié)議到期,明海公司收回辦公樓自用,當日該辦公樓的公允價值為30700萬元。2015年12月31日,明海公司終止確認了該投資性房地產,并將其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其他綜合收益。不考慮其他因素。(金額以萬元為單位表示)要求:(1)分別判斷上述業(yè)務中,明海公司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判斷理由;如果明海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編制正確的會計分錄。(2)假定2015年12月31日租賃協(xié)議到期時將該投資性房地產出售,處置價款為30700萬元,編制相關分錄。
企業(yè)對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取得的租金收入,一般應貸記()科目。
長紅公司為一家多元化經營的綜合性集團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不考慮其他因素,其納入合并范圍的下列子公司對所持有土地使用權的會計處理中,不符合會計準則規(guī)定的是()。
2×16年11月,甲企業(yè)與乙企業(yè)簽訂的一項廠房經營租賃合同即將到期,該廠房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賬面原價為4000萬元,截止至2×16年11月已計提累計折舊16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為了提高廠房的租金收入,甲企業(yè)決定在租賃期滿后對廠房進行改擴建,并與丙企業(yè)簽訂了經營租賃合同,約定自改擴建完工時將廠房出租給丙企業(yè)。11月15日,與乙企業(yè)的租賃合同到期,廠房隨即進入改擴建工程。至12月31日,共發(fā)生改擴建支出600萬元(符合資本化條件),廠房改造尚未完工,預計還將發(fā)生改擴建支出200萬元。關于甲企業(yè)2×16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的列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2011年12月10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項租賃協(xié)議,將一棟經營管理用寫字樓出租給乙公司,租賃期為3年,租賃期開始日為2011年12月31日,年租金為480萬元,于次年起每年年初收取。相關資料如下:(1)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將該寫字樓停止自用,準備出租給乙公司,擬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該寫字樓于2007年12月31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時的賬面原價為394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0年,預計凈殘值為40萬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2)2012年1月1日,預收當年租金480萬元,款項已收存銀行。甲公司按月將租金收入確認為其他業(yè)務收入,并結轉相關成本。(3)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考慮到所在城市存在活躍的房地產市場,并且能夠合理估計該寫字樓的公允價值,為提供更相關的會計信息,將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xù)計量從成本模式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當日,該寫字樓的公允價值為4472萬元。(4)2014年12月31日,該寫字樓的公允價值為4550萬元。(5)2015年1月1日,租賃合同到期,甲公司為解決資金周轉困難,將該寫字樓出售給丙企業(yè),價款為4600萬元,款項已收存銀行。甲公司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不考慮其他因素。要求:(1)編制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將該寫字樓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的會計分錄。(2)編制甲公司2012年1月1日收取租金、1月31日確認租金收入和結轉相關成本的會計分錄。(3)編制甲公司2013年12月31日將該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xù)計量由成本模式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的相關會計分錄。(4)編制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相關會計分錄。(5)編制甲公司2015年1月1日處置該投資性房地產時的相關會計分錄。(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應寫出必要的明細科目)
某企業(yè)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2×15年12月31日該企業(yè)購入一幢建筑物并于當日直接用于出租,租期5年,每年年末收取租金100萬元。該建筑物的購買價格為600萬元,發(fā)生相關稅費10萬元,上述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支付。稅法規(guī)定,該建筑物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10萬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2×16年12月31日,該建筑物的公允價值為560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