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作細胞學檢查以清晨第二口痰最好
B.作細胞學檢查以清晨第一口痰最好
C.觀察24小時痰量或痰液分層情況,可用少量石炭酸防腐
D.如不能及時送檢,冷藏情況下,可放置3天
E.觀察24小時痰量或痰液分層情況,可用少量甲苯防腐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E.6次
A.綠色
B.黃色
C.紅色
D.藍色
E.紫色
A.立即采集2份或3份血進行血培養(yǎng)
B.先應采集2~3份血進行血培養(yǎng)。24~36小時后,估計體溫升高之前(通常在下午),立即采集2份以上血進行血培養(yǎng)
C.應在1~2小時內(nèi)采集3份血樣進行血培養(yǎng)。如果所有結(jié)果24小時后陰性,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樣進行培養(yǎng)
D.連續(xù)3天每天采集2份血進行血培養(yǎng)
E.接受抗生素治療同時抽取血培養(yǎng)
A.結(jié)核菌素試驗
B.利用羅氏培養(yǎng)基進行痰培養(yǎng)
C.利用沙保羅培養(yǎng)基進行痰培養(yǎng)
D.痰涂片抗酸染色
E.痰涂片革蘭染色
A.立即采集2份或3份血進行血培養(yǎng)
B.先應采集2~3份血進行血培養(yǎng)。24~36小時后,估計體溫升高之前(通常在下午),立即采集2份以上血進行血培養(yǎng)
C.應在1~2小時內(nèi)采集3份血樣進行血培養(yǎng)。如果所有結(jié)果24小時后陰性,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樣進行培養(yǎng)
D.連續(xù)3天每天采集2份血進行血培養(yǎng)
E.接受抗生素治療同時抽取血培養(yǎng)
A.數(shù)量增多
B.數(shù)量減少
C.數(shù)量不變
D.細菌種類增多
E.細菌種類減少
A.在應用抗菌藥物之后立即取尿標本
B.停用抗菌藥物2天后再取尿標本
C.24小時尿液均可采用
D.留取尿液前先清洗尿道外口,再取前段尿
E.宜取清晨第一次尿標本,并在1小時內(nèi)接種培養(yǎng)
A.梅毒
B.淋病
C.軟下疳
D.性病淋巴肉芽腫(LGV)
E.非淋菌性尿道炎
A.立即采集2份或3份血進行血培養(yǎng)
B.先應采集2~3份血進行血培養(yǎng)。24~36小時后,估計體溫升高之前(通常在下午),立即采集2份以上血進行血培養(yǎng)
C.應在1~2小時內(nèi)采集3份血樣進行血培養(yǎng)。如果所有結(jié)果24小時后陰性,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樣進行培養(yǎng)
D.連續(xù)3天每天采集2份血進行血培養(yǎng)
E.接受抗生素治療同時抽取血培養(yǎng)
A.艱難梭菌
B.大腸埃希菌
C.草綠色鏈球菌
D.白色念珠菌
E.變異鏈球菌
最新試題
下列進行細菌培養(yǎng)的標本采集中,不需嚴格遵守的原則的是()
某患者因尿頻、尿急、尿痛而就診,臨床采集的標本,用1μl定量接種環(huán)接種在培養(yǎng)基上,孵育后經(jīng)鑒定為大腸埃希菌,菌落數(shù)應大于多少才能診斷尿路感染()
為保證培養(yǎng)結(jié)果的準確性,尿菌定量培養(yǎng)應注意()
引起偽膜性腸炎的病原菌是()
對痰培養(yǎng)的結(jié)果進行解釋時,以下觀點錯誤的是()
以下關(guān)于痰液標本采集敘述正確的是()
經(jīng)抗酸染色找到結(jié)核菌報告為"+++"的細菌數(shù)量為()
杜克嗜血桿菌可導致的疾病為()
腸熱癥小便、糞便培養(yǎng)標本采集應在()
引起亞急性心內(nèi)膜炎的病原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