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張某申請在先,按照先申請原則,享有專利申請權
B.王某享有國外優(yōu)先權,故專利申請應屬王某,其申請日為2003年5月5日
C.王某是中國人,不應享有國外優(yōu)先權,但張某不是真正的發(fā)明人,故專利申請權應屬王某,其申請日應為2004年4月28日
D.王某的發(fā)明已喪失新穎性,應駁回雙方的申請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強制許可制度只適用于發(fā)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B.取得強制許可的單位或個人享有獨占的實施權,并且有權允許他人實施
C.取得強制許可的單位或個人應當付給專利權人合理的使用費
D.專利權人對專利局關于強制許可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A.甲未經乙同意有權與他人簽訂排他許可協議
B.甲未經乙同意有權與他人簽訂獨占許可協議
C.甲未經乙同意有權與他人簽訂普通許可協議
D.甲未經乙同意有權與他人簽訂專利權轉讓協議
A.甲公司
B.張某
C.劉某和張某
D.張某、劉某和陳某
最新試題
甲公司狀告乙公司侵犯了其產品發(fā)明專利權,準備應訴過程中乙公司發(fā)現了以下事實。請問其中可作為請求宣告甲專利權無效的理由有:()
工程師趙某發(fā)明了一種制造餅干的方法并獲得專利。下列行為中,哪些侵害了工程師趙某的專利權?()
中國學者王某在法國完成一項產品發(fā)明。2002年12月3日,王某在我國某學術研討會上介紹了他的這項發(fā)明成果。2003年6月16日,出席過這次研討會的某研究所工程師張某,將這項成果作為他自己的非職務發(fā)明,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2003年5月5日,王某以這項成果在法國提出專利申請。2004年4月28日,王某又以同一成果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同時提出要求優(yōu)先權的書面聲明,并提交了有關文件。關于本案的以下意見中,哪一個是正確的?()
關于專利實施強制許可制度的以下判斷中,哪一個是不正確的?()
某人于1996年5月8日向中國專利局提出發(fā)明專利申請,1997年5月6日就相同主題再次向該局提出申請,并聲明要求優(yōu)先權。對此,以下表述中何者為正確?()
甲擁有一節(jié)能熱水器的發(fā)明專利權,乙對此加以改進后獲得重大技術進步,并取得新的專利權,但是專利之實施有賴于甲的專利之實施,雙方又未能達成實施許可協議。在此情形下,下述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甲、乙共有一項專利權,但對專利權如何使用和處分沒有約定。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某地中級法院審理的一起專利侵權糾紛,涉及甲乙丙丁四種人的行為。請問何種行為不構成專利侵權?()
依據《專利法》的有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情況不授予專利權?()
甲侵犯了乙的專利權,對該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存有爭議。經查:如按實際損失計算為45萬元,如按侵權人獲利計算為55萬元。乙并提出應參照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計算為80萬元。下列表述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