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形態(tài)學具備小細胞低色素的特點
B.鐵代謝檢測有缺鐵的證據(jù)
C.骨髓造血形態(tài)學檢查
D.鐵劑試驗治療有效
E.病因診斷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面色蒼白
B.心悸氣短
C.疲乏無力
D.食欲不振
E.小兒神經(jīng)及智力發(fā)育障礙
A.鐵攝入不足
B.鐵吸收不良
C.鐵需要量增多
D.骨髓造血功能障礙
E.慢性失血鐵丟失過多
A.面色蒼白
B.顱內壓增高
C.紫癜
D.黃疸
E.大量蛋白尿
A.急粒白血病--可見Auer小體
B.骨髓異常綜合征--病態(tài)造血
C.急淋白血病--過氧化物酶陽性
D.慢粒白血病--NAP下降
E.慢淋白血病--以成熟小淋巴細胞為主
A.甲氨蝶呤10mg/次,鞘內注射,每周2次,共3周
B.甲氨蝶呤10~15mg/次,每周2次鞘內注射,直到骨髓緩解
C.顱部或脊髓放射線照射,2400~3000cGy
D.阿糖胞苷25mg/次,每周2次
E.VDP方案,6個療程
最新試題
根據(jù)國內標準,血紅蛋白測定值,哪項可診斷為貧血()
鐵缺乏時,供給骨髓造血用的鐵是下列哪項提供的()
關于IDA的診斷,最重要的是()
有關下列貧血的敘述正確的是()
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的鑒別主要靠()
體內缺鐵初期的最早最可靠的診斷依據(jù)是()
血清鐵減低,總鐵結合力增高及轉鐵蛋白飽和度減低見于()
凝血酶原時間(PT)正常見于()
男性,40歲,病史2周,發(fā)熱、皮膚瘀點、瘀斑伴牙齦腫脹,骨髓中原始細胞>85%,POX(+),PAS(+),非特異性酯酶(+),NaF抑制≥50%,NAP正常。最可能診斷是()
與組織鐵缺乏有關的主要表現(xiàn)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