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題根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電子銀行業(yè)務管理辦法(2018年版)》(郵銀制〔2018〕234號),電子銀行認證工具包括()。

A.電子令牌
B.UK
C.貼膜卡
D.手機U盾
E.SIM卡手機盾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多項選擇題根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代銷信托計劃業(yè)務機構與產品管理辦法(2019年版)》(郵銀制〔2019〕175號),根據(jù)受托人盡職調查情況,對于以下情況的受托人,總行及各級分支機構應逐步減少業(yè)務合作,在以下()重大情況下可終止業(yè)務合作。

A.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上線代銷的信托計劃發(fā)生較大虧損,給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客戶造成較大損失的。
B.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上線代銷的信托計劃產生較多的客戶投訴的。
C.在信托業(yè)務方面由于合規(guī)性等問題受到監(jiān)管和行政處罰的。
D.其他可能對雙方合作產生較大不利影響情形的。

3.多項選擇題根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代銷信托計劃業(yè)務機構與產品管理辦法(2019年版)》(郵銀制〔2019〕175號),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對受托人進行盡職調查內容包括()。

A.年度信托業(yè)務開展情況,投資業(yè)績情況,規(guī)模增長情況,收入情況
B.公司股權變動情況,資本金變動情況
C.高管和直接相關的投研人員變動情況
D.監(jiān)管和行政處罰情況
E.重大客戶投訴情況

4.多項選擇題根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信用卡催收管理辦法(2017年修訂版)》(郵銀制[2017]204號),以下關于信用卡上門催收說法正確的是()。

A.上門催收需告知客戶欠款情況,與客戶約定還款事項,并由客戶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信用卡還款通知書》上簽字確認。
B.上門催收應全程錄音,并通過拍攝照片等手段確定客戶居住場所及工作狀態(tài)。
C.上門催收可以單人前往,催收人員須攜帶工作證件。
D.上門催收結束后,及時填寫工作臺賬或記錄于系統(tǒng)。

最新試題

根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特殊客戶群體延伸服務管理辦法(2019年修訂版)》(郵銀制〔2019〕224號),特殊客戶群體延伸服務視頻核實及上門核實過程應進行全程錄像并由網(wǎng)點專盤永久保存。

題型:判斷題

根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信用卡收費豁免管理規(guī)定(2019年修訂版)》(郵銀制〔2019〕79號),針對信用卡產品年費收取、輿情風險或投訴升級及信用卡高收益客戶挽留等情形,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可根據(jù)服務策略實施收費豁免維護客戶關系。

題型:判斷題

根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特殊客戶群體延伸服務管理辦法(2019年修訂版)》(郵銀制〔2019〕224號 ),網(wǎng)點在開展特殊客戶群體延伸服務時,可單人通過視頻方式向客戶本人進行核實。

題型:判斷題

根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電話銀行業(yè)務操作規(guī)程(2017年版)》(郵銀制〔2017〕229號),客戶自行設置的交易限額為電話銀行賬務類交易限額,須小于等于系統(tǒng)限額。

題型:判斷題

根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微信銀行管理辦法(2017年版)》(郵銀制〔2017〕194號),各分行微信銀行引入第三方服務的情形,第三方可獲取或存儲微信銀行關鍵數(shù)據(jù)以及客戶隱私信息。

題型:判斷題

根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電話銀行業(yè)務操作規(guī)程(2017年版)》(郵銀制〔2017〕229號),客戶可以通過個人網(wǎng)銀渠道(短信、電子令牌、UK+短信客戶)開通電話銀行服務。

題型:判斷題

根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服務價格監(jiān)督檢查工作指引(2019年修訂版)》(郵銀制〔2019〕266號),服務價格監(jiān)督檢查的主要內容中,費用合理承擔主要是指在客戶辦理業(yè)務過程中,應由銀行承擔的成本費用是否轉嫁給客戶承擔。

題型:判斷題

根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個人活期人民幣存款小額賬戶管理費收費管理辦法(2019年修訂版)》(郵銀制〔2019〕226號),處于賬戶凍結、賬戶止付等特殊狀態(tài)下的個人活期人民幣存款賬戶,不收取小額賬戶管理費。

題型:判斷題

根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電話銀行業(yè)務操作規(guī)程(2017年版)》(郵銀制〔2017〕229號),電話銀行簽約賬戶的撤銷僅可以在柜面進行。

題型:判斷題

根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電話銀行業(yè)務操作規(guī)程(2017年版)》(郵銀制〔2017〕229號),電話銀行代客理財,座席銷售過程中語言表述應當真實、準確和清晰,不得夸大或者片面宣傳理財產品,違規(guī)使用安全、保證、承諾、保險、避險、有保障、高收益、無風險等與產品風險收益特性不匹配的表述及在未提供客觀證據(jù)的情況下,使用業(yè)績優(yōu)良、名列前茅、位居前列、最有價值、首支、最大、最好、最強、唯一等夸大過往業(yè)績的表述。

題型:判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