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稀土開采的回收率國有企業(yè)只有60%,大型的民營企業(yè)僅為40%,一些私采亂挖的礦山甚至只有50%。2011年江西省稀土企業(yè)的利潤僅為64億元,而贛州一地礦山環(huán)境恢復性治理費用就高達380億元。面對稀土行業(yè)的上述問題,我們必須()。
①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
②堅持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
③增強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
④充分發(fā)揮價格機制的調節(jié)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平均工資保持較快增長,但工資水平的地區(qū)差距、行業(yè)差距、崗位差距仍然較大。針對這一問題,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勞動報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創(chuàng)新扶貧方式,推進特殊困難地區(qū)的發(fā)展
③禁止非法壟斷及非法競爭行為
④逐步實現城鄉(xiāng)基本公共服務平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不斷得到加強的同時,個體經濟快速發(fā)展。統(tǒng)計資料表明,1978年全國個體經濟從業(yè)人員為15萬人,到2007年6月底,全國個體經濟從業(yè)人員為5309萬人。個體經濟得以恢復和發(fā)展的原因在于()。
①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它適應了我國現實生產力的狀況
③它可以吸納大量人口就業(yè)
④它是以勞動者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經濟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個體勞動的個人收入
B.農村專業(yè)戶的個人收入
C.私營企業(yè)中勞動者的工資收入
D.國有企業(yè)中勞動者的工資收入
A.企業(yè)聯(lián)合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B.社會分工促進了生產效率提高
C.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
D.社會道德在市場中起支配作用
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表現在()。
①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中華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綜合國力強弱的至關重要因素之一
③弘揚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動經濟發(fā)展和科技進步,從而推動綜合國力提高
④民族精神是綜合國力的基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最新試題
某市政府在網上開通“百姓論壇”,規(guī)定各職能部門安排專人每天瀏覽網頁,對涉及自己部門的帖子必須在三天內給予回復,對“投訴帖”則要盡快納入調查處理程序。十四個單位因沒有及時回帖而被通報批評。簡要回答開通“百姓論壇”對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的作用。
看漫面,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注:本題漫畫根據方成的《洗澡》改編。(1)漫畫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2)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應如何交流、借鑒與融合?
2014年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某初級中學開展了“學雷鋒,做文明人”為主題的教育活動。3月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在北京召開深入開展學雷鋒精神座談會強調,在當今社會開展學雷鋒活動是時代所需,必須采取措施推動學習活動常態(tài)化。(1)材料中為何說在當今社會開展學雷鋒活動是時代所需?(2)校團委會決定向全校同學發(fā)出“學雷鋒,做文明人”的倡議書,請你寫出倡議的要點內容。
齊魯文化是特定歷史時期、特定范圍的地域文化,是山東人民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通過融匯各種思想,去蕪存菁而形成的具有山東特色的地方文化。與其他地域文化相比,齊魯文化具有明顯的雙重性:一方面,作為兩千多年封建統(tǒng)治思想的儒家思想是在汲取齊魯文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更多地打上了齊魯文化的烙?。毫硪环矫?,齊魯文化又是一種地域文化,齊魯文化除了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本質內核外,更具有明顯的山東特色。齊魯文化的雙重性反映了中華文化的什么特點?
簡述一下法律的基本特征。
中國目前大多城市大氣環(huán)境質量差,部分城市全年霧霾天數達130天,市區(qū)PM2.5數據不容樂觀,2013年12月的第一周.一場罕見的大范圍霧霾籠罩著中國,受其影響的有25個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現霧霾天氣,覆蓋了中國將近一半的國土。面對當前的環(huán)境污染,政府、企業(yè)應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每個公民也要行動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藍天,白云”。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說明怎樣才能讓我們擁有“藍天,白云”?
漫畫賞析,回答問題:(1)到公園觀花可以免費,但“德”不能免。為什么?(2)在社會生活中,公民應遵守怎樣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3)賞花是我們的權利,但護花也是我們的義務。請簡述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簡述青少年調節(jié)不良情緒的方法。
簡述一下民法的基本原則。
簡述勞動力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