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平衡兩大陣營成為中國首要的任務
B.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而疏遠美蘇兩國
C.中國奉行積極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
D.國力增強是中國外交獨立自主的前提
A.打破西方國家的外交封鎖
B.促進世界多極化的發(fā)展
C.加強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合作
D.推動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A.粉碎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
B.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C.三大戰(zhàn)役殲滅國民黨主力
D.渡江戰(zhàn)役取得勝利
A.百團大戰(zhàn)
B.太原會戰(zhàn)
C.淞滬會戰(zhàn)
D.臺兒莊戰(zhàn)役
A.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tǒng)
B.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
C.清帝退位
D.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最新試題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朝的監(jiān)察制度的主要特點,試分析其出現(xiàn)的背景和目的。 (2)根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點并分析明初產(chǎn)生這種廉政措施特點的原因。 (3)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你認為當今反腐倡廉應該吸取古代哪些經(jīng)驗教訓?
“漫天墜,撲地飛,白占許多田地。凍殺吳民都是你,難道是國家祥瑞"!這種文學形式興盛于()
19世紀50年代的美國和沙皇俄國都()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的思想路線,其核心是()。
李贄被稱為“明代第一思想犯”,他的著作中有《焚書》《續(xù)焚書》,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他認為這些著作將來一定會被焚毀,這主要是由于書中()。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外交政策調(diào)整,主張不依據(jù)一個超級大國的意圖來考慮對另一個超級大國的政策,也不搞“等距離”。這說明()。
1950年開展的土地改革運動實質(zhì)上是要解決()。
有人說,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近代化應該從18世紀中期以后開始,主要理由是()
史書記載:1872年僑商陳啟源創(chuàng)辦繼昌隆繅絲廠,采用蒸汽機和傳動裝置,雇女工數(shù)百人,“出絲精美,行銷于歐美兩洲,價值之高,倍于從前,遂獲厚利”。以上材料說明繼昌隆繅絲廠()
面對抗戰(zhàn)勝利后全國人民希望“全國黨派,無論在朝在野,均各以和平建國為共同目標”的呼聲,中國共產(chǎn)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