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6歲,查體發(fā)現鼻咽腫物,雙上頸可觸及多個腫大淋巴結,最大直徑3cm,活動。鼻咽腫物活檢示低分化鱗癌,CT示腫瘤侵犯鼻咽左側壁,左頂后壁,破壞斜坡。X線胸片,腹部CT,骨掃描等未發(fā)現遠地轉移征象。
該病人原發(fā)灶需放療劑量為()
A.50Gy左右
B.70Gy左右
C.100Gy左右
D.30Gy左右
E.50~60Gy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男性,45歲,食管造影、CT掃描、腹部B超以及食管拉網等檢查診斷為“頸段蕈傘型食管鱗癌”。病變長5cm,無明顯外侵與遠處轉移。
食管癌放療后1年左右局部復發(fā),首先應考慮()
A.全面檢查,爭取手術切除
B.再程外照射DT5000cGy
C.腔內放療1500~2000cGy/2~3次
D.化療
E.中醫(yī)及對癥治療
男性,45歲,食管造影、CT掃描、腹部B超以及食管拉網等檢查診斷為“頸段蕈傘型食管鱗癌”。病變長5cm,無明顯外侵與遠處轉移。
首程治療如果選擇放療時,下列描述哪項不對()
A.三維適形放射治療能夠提高治療精確性
B.放療劑量6000~7000cGy
C.放療野可考慮包括雙鎖骨上區(qū)
D.根治性放療的療效優(yōu)于胸中下段食管癌
E.根治性放療的療效比手術差
A.隆突以上的縱隔淋巴結
B.隆突以上的縱隔淋巴結+雙鎖骨上淋巴結
C.全縱隔淋巴結
D.全縱隔淋巴結+雙鎖骨上區(qū)淋巴結
E.全縱隔淋巴結+膈下區(qū)域淋巴結(不包括腹腔動脈旁淋巴結)
A.胸壁
B.腋窩
C.內乳區(qū)
D.鎖骨上區(qū)
E.鎖骨下區(qū)
A.Bragg峰,物理劑量分布好
B.高LET,腫瘤組織殺傷作用強
C.氧增強比高
D.無潛在致死性損傷
E.亞致死性損傷小
最新試題
同樣分期的下咽癌,發(fā)生于以下哪個部位的預后最好()
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根據腋窩淋巴結轉移個數,放射治療絕對適應證為()
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局部區(qū)域最常見的復發(fā)部位為()
關于Ⅰ期肺癌病人的治療原則,下列哪一條是錯誤的()
睪丸精原細胞瘤患者,Ⅱa期,睪丸切除術后給予綜合治療()
6MVX線全擋時所需鉛的厚度為()
腫瘤致死劑量是指達到多少的腫瘤控制概率所需的劑量()
該病人原發(fā)灶需放療劑量為()
正常腦干組織放療的耐受量約是()
鼻咽癌病人臨床可出現Horner征,這是哪支神經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