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云:“是故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婦受田百畝,以養(yǎng)父母妻子,五口為一家„„肥墑不得獨樂,磽墑(質地差的土地)不得獨苦,故三年一換土易居,財均力平,兵車素定,是謂均民力強國家?!辈牧险f明井田制下()

A.出現(xiàn)土地兼并現(xiàn)象
B.農民擁有土地的支配權
C.土地經營相對公平
D.私田爭奪公田的勞動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單項選擇題史籍記載,周朝在其867年的統(tǒng)治中,較大的自然災害只有89次,發(fā)生次數較少;秦漢時期自然災害明顯增多,在440年中共發(fā)生各類自然災害375次,平均1.4年就發(fā)生一次。這說明()

A.土地大量開墾不利于生態(tài)的平衡
B.國家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有所下降
C.粗放式農業(yè)經營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
D.秦漢時期不重視天人關系的探求

3.單項選擇題《禮記·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賣)”的記載。后在恭王三年(前920年)制作的衛(wèi)禾皿上發(fā)現(xiàn)“貯”字,并釋意為“賈、價、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該現(xiàn)象()

A.豐富了井田制研究的視角
B.質疑了《禮記·王制》的真?zhèn)?
C.進一步證實鐵犁牛耕的成因
D.證實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存在

4.單項選擇題南宋大官僚“張俊發(fā)收租六十四萬斛。偶游后圃,見一老兵晝臥。詢知其能貨易,即以百萬付之。其人果往海外,大獲而歸”。由材料可知()

A.南宋政府實行重商政策
B.地租主要形式為實物地租
C.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主要貨幣
D.南宋商品經濟發(fā)達,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5.單項選擇題唐代均田制規(guī)定,丁男與中男,每人受田一百畝。唐初,唐太宗幸靈口(今陜西臨潼縣境),見“村落逼側(擁擠),問其受田,丁三十畝。”這一現(xiàn)象()

A.反映了唐初人多田少的客觀事實
B.說明政府對土地買賣的放任
C.奠定租庸調制推行的良好基礎
D.促進了政府墾荒政策的實施

最新試題

2020年11月15日,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共15國正式簽署了《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簡稱RCEP),RCEP 將涵蓋297%的全球人口,其經濟規(guī)模占全球經濟比重高達289%。這反映出()。

題型:單項選擇題

《漢書·藝文志》在評價戰(zhàn)國時期的某一學派時說:“法家者流,蓋出于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兑住吩弧韧跻悦髁P飭法’,此其所長也。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殘害至親,傷恩薄厚?!睂Υ死斫庹_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史料教學法是指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對相關的史料進行處理,使學生自主地從材料中獲取歷史信息,并利用這種信息完成對歷史探究的一種教學方法。以下關于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說法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博洛尼亞大學被譽為“現(xiàn)代大學的源頭”。哥白尼在校期間學習了天文觀測技術和古希臘天文學理論,提出了“日心說”。“無線電之父”馬可尼在校期間成功用電磁波進行約2公里距離的無線電通訊實驗。這反映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禮記·大學》載:“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便眾也,”這主要體現(xiàn)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羅馬法規(guī)定傍河的公路被洪水沖毀或因其他原因崩坍時,則傍河修筑新公路的土地即可無償地被征用,在修筑水渠時得征購所通過的土地,并就地以合理價格征購修渠所需要的材料。這表明羅馬法()。

題型:單項選擇題

有人認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是從九一八事變后中國抗戰(zhàn)開始的,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起點是九一八事變。如果這一論點成立,那么支持它的最有利論據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發(fā)展歷程中,議會進行改革,工業(yè)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議席,大大加強了在議會中的作用,這是哪一次歷史事件的結果?()

題型:單項選擇題

美國成功地避免了中央集權的弊端,又保持了地方的創(chuàng)造性。主要原因是采取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世界文明史》記載“羅馬公民最可貴的特權就是他的身體、財產、權利受法律保護。它在涉訟之時可不受刑罰或粗暴對待,羅馬法最值得贊美的是它保護個人對抗國家?!辈牧媳砻?,羅馬法的價值主要在于()。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