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近年來,中國民樂在歐洲的主流音樂廳多次上演,為歐洲聽眾帶去了充滿中國韻味的音樂享受,受到了較高的評價。這表明()

A.不同國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世界各國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第五媒體”是人們對繼報紙,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之后出現(xiàn)的,以手機為視聽終端,手機上網(wǎng)為平臺,以即時為傳播效果的個性信息傳播載體的稱謂。關于“第五媒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它的出現(xiàn)并不意味著舊的傳媒的消失
B.“第五媒體”在文化傳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C.“第五媒體”就其本質而言屬于大眾傳媒
D.“第五媒體”是大眾傳媒出現(xiàn)的標志

2.單項選擇題“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其文化寓意是要()

A.發(fā)揚文化的民族性
B.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C.增強文化的時代性
D.消除文化的差異性

3.單項選擇題文化在交流中傳播?,F(xiàn)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是()

A.商人貿易活動
B.教育活動
C.人口遷徒
D.大眾傳媒

最新試題

2011年10月,由教育部研制的“漢語能力測試”率先在上海、江蘇等地試水。據(jù)稱,此舉旨在遏止國人提筆忘字、滿口洋文、淡漠漢語的現(xiàn)象,復興傳承數(shù)千年的母語文化。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語言,漢字又是世界上僅存的象形文字,推出“漢語能力測試”不啻為中國人復興母語的新嘗試。在現(xiàn)階段,西方文化在不經(jīng)意間左右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精神和行為理念,我們的母語及母語文化處于邊緣狀態(tài);重應試教育而輕母語能力培養(yǎng),導致學生母語修養(yǎng)的缺失。有的人連母語文章都寫不通順,母語的工具——漢字都寫不準確,何以談母語的文化傳承呢?輿論認為,在全球化浪潮洶涌的今天,僅此一項考試不足以擔當此重任。惟有發(fā)掘漢字乃至漢語的深層文化內涵,致其熠熠生輝,母語才具備足夠的傳播力、影響力和感染力。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有關知識,說明如何復興母語文化及其原因。

題型:問答題

2010年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辦。某校高二(1)班同學以“走進博覽、聚焦安徽”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同學們通過查閱、上網(wǎng)等途徑收集資料,組織課堂討論,發(fā)表看法:甲同學:上海世博會是文化世博。中國館的建筑設計凸顯漢字、京劇、中國紅和水墨畫等中國元素,整體布局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悠久的“和諧”思想;國家館館內用高科技手段向觀眾展現(xiàn)古代四大發(fā)明、《清明上河圖》等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安徽館以徽派建筑標志性元素“馬頭墻、小青瓦”為外墻裝飾,館內通過徽劇、黃梅戲、鳳陽花鼓等民間藝術的展示,讓觀眾領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質感。請你結合甲同學的發(fā)言,分析說明其中蘊含的中華文化特征。

題型:問答題

當下,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希望吃得精、吃得好,吃得有品味。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展示了中國各地各民族各具特色的優(yōu)秀美食文化。該片不僅刺激了人們的味蕾,還引起了觀眾感情上的共鳴,勾起了無數(shù)華人拳拳游子心和深深故鄉(xiāng)情。該片播出后,受到了廣泛贊譽。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舌尖上的中國》受到廣泛贊譽的原因。

題型:問答題

當前。我國文化“走出去”的行動不斷加強,但還存在較多問題。如某些國產(chǎn)電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藝粗糙、營銷手段落后等,在國際電影界備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國交響樂團在德國演奏了改編制作的交響京劇《貴妃醉酒》,以德國人喜愛的形式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京劇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應“走進去”。結合材料,運用文化交流與文化創(chuàng)新的相關知識,談談對中國文化要“走出去”、更應“走進去”的認識。

題型:問答題

2012年10月18日,第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開幕。吸引世界近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演出團體、200多個國際文化機構、舉辦3000多場活動、預計惠及450余萬人次觀眾的這一藝術節(jié),已成為影響深遠的國際文化交流盛會,亦是一座面向世界展示中國風格、中國精神、中國氣魄的“中國舞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組委會主任、文化部部長蔡武說:“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正在以海納百川的胸懷積極推進中外藝術合作和交流,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依據(jù)。

題型:問答題

你是贊成或是反對過“圣誕節(jié)”諸類的“洋節(jié)”,請運用文化生活相關知識,闡明理由。

題型:問答題

材料:以傳統(tǒng)文化為背景的中國元素在全球商業(yè)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好萊塢大片《功夫熊貓2》在中國取得不菲的票房收入。其中,皮影剪紙燈籠花轎,亭臺樓閣寶塔城堡,小橋流水小巷古道,國粹鳳凰國寶熊貓……“中國元素”元所不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è)在世界范圍內進行推廣時,也開始加入中國文化的元素:吉利汽車在法蘭克福車展上用原汁原味的京劇臉譜做表演,吸引了大量的參觀者駐足;王老吉在自由女神像之下,用中國式的“紅”,邀請世界人民光臨北京奧運會,吸引了諸多美國人的關注·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中國元素在全球商業(yè)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原因。

題型:問答題

結合這三十五年來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運用生活與哲學知識談談我國當前如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題型:問答題

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舉辦說明了文化生活什么道理?

題型:問答題

民生問題是構建和諧社會、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某校高二某班研究性學習小組在關于民生問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收集到關于民生問題的如下資料:文化建設關乎民生幸福,正在建設的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福建分館將以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館藏資源、技術、服務平臺為支撐、以福建省數(shù)字圖書館為中心,形成輻射全省的數(shù)字資源共享網(wǎng)絡。2015年建成時,通過這一網(wǎng)絡平臺,人們除了可以閱讀福建館300多萬冊、國家圖書館超過2700萬冊的古今中外藏書,還可以領略國家圖書館35635件甲骨文、15000件敦煌遺書等數(shù)字資源鏡像。還通過數(shù)字信息接入系統(tǒng)和大英圖書館、哈佛圖書館等世界一流圖書館進行資源共享。這一平臺還將提供數(shù)字資源長期保存、網(wǎng)絡信息采集等服務,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資源信息也將通過這一網(wǎng)絡平臺向全國推廣。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福建分館建設數(shù)字資源共享網(wǎng)絡的意義。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