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既要開展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更要繼承和發(fā)揚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
B.堅持對外開放的同時,還要堅決抵御國外敵對勢力對我國的文化侵略
C.世界正在走向一體化,文化間的滲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D.西方價值觀的傳播,不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現實生活中,文化傳播的方式和途徑有()
①人口遷徙活動
②社會文化教育
③商人商業(yè)貿易活動
④各種經濟、政治、文化交往活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我國傳統(tǒng)春節(jié)逐漸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和重視,比如韓國、越南也過春節(jié),但習俗不同。中國是對聯(lián)、爆竹;韓國是祭祖、米糕湯;越南是祭神、粽子。由此可見()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
③傳統(tǒng)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④春節(jié)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節(jié)日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A.這是由我國各地的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fā)展程度不同造成的
B.這體現了我國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
C.吳越文化是典型的水鄉(xiāng)文化,滇黔文化具有邊陲山寨文化特征
D.不同區(qū)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
下列關于文化交流、借鑒和融合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成果,以發(fā)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的過程
③在文化交流、借鑒基礎上,推出融匯多種文化特質的新文化的過程
④文化競爭又排斥文化合作的過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每年的5月9日是母親節(jié)。在母親節(jié)這天,日本人送給母親的是紅石竹,泰國人送茉莉花,大多數國家通常是送康乃馨,以此來表達對母親的愛。而中國人則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濃濃的親情:在母親節(jié)這一天,人們會送給母親鮮花、蛋糕、親手烹制的飯菜等禮物。這說明()。
①文化具有多樣性
②文化無國界,民族節(jié)日所具有的特色正逐漸消失
③文化影響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為
④文化是共性與個性的統(tǒng)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最新試題
3月11日,美國政府在華盛頓舉行儀式,向中國歸還十余件珍貴文物。這些文物全部為美國國土安全部于2010年收繳,其中包括隋代陶馬、唐代馬雕像、北魏時期陶馬、宋代觀音頭部雕像、北齊石灰?guī)r佛像、清代瓷瓶和明代石質墻頂飾帶。運用所學文化生活知識,分析中美兩國加強合作,打擊文物走私的原因及其目的。
請你就“對待考試改革”提出幾條方法論建議。
結合材料,運用聯(lián)系的觀點,分析該景泰藍工藝畫畫師成功的理論依據。
民生問題是構建和諧社會、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某校高二某班研究性學習小組在關于民生問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收集到關于民生問題的如下資料:文化建設關乎民生幸福,正在建設的國家數字圖書館福建分館將以國家數字圖書館館藏資源、技術、服務平臺為支撐、以福建省數字圖書館為中心,形成輻射全省的數字資源共享網絡。2015年建成時,通過這一網絡平臺,人們除了可以閱讀福建館300多萬冊、國家圖書館超過2700萬冊的古今中外藏書,還可以領略國家圖書館35635件甲骨文、15000件敦煌遺書等數字資源鏡像。還通過數字信息接入系統(tǒng)和大英圖書館、哈佛圖書館等世界一流圖書館進行資源共享。這一平臺還將提供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網絡信息采集等服務,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資源信息也將通過這一網絡平臺向全國推廣。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國家數字圖書館福建分館建設數字資源共享網絡的意義。
材料:據調查,目前社會低俗文化泛濫對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產生污染,如在學生中,星座文化、口袋書等十分流行,以消費歐美、日韓文化產品為時尚,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品不屑一顧。在調查中,還發(fā)現少數同學熱衷于過洋節(jié)日,而對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屑一顧。運用所學文化生活的知識,分析說明我們應如何對待傳統(tǒng)文化和外來文化。
材料:以傳統(tǒng)文化為背景的中國元素在全球商業(yè)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好萊塢大片《功夫熊貓2》在中國取得不菲的票房收入。其中,皮影剪紙燈籠花轎,亭臺樓閣寶塔城堡,小橋流水小巷古道,國粹鳳凰國寶熊貓……“中國元素”元所不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è)在世界范圍內進行推廣時,也開始加入中國文化的元素:吉利汽車在法蘭克福車展上用原汁原味的京劇臉譜做表演,吸引了大量的參觀者駐足;王老吉在自由女神像之下,用中國式的“紅”,邀請世界人民光臨北京奧運會,吸引了諸多美國人的關注·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中國元素在全球商業(yè)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原因。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針對文化的多樣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請運用文化多樣性知識分析這一觀點所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根據上述材料,指出你是否贊成“降低中高考英語分值、提高語文分值”的做法,并用“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有關知識闡明理由。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有人認為,中國精神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在全球化下看中國精神,實質上就是如何看待全球化浪潮不斷沖擊的本土文化,或者是民族文化的機遇和發(fā)展問題。針對全球化浪潮的不斷沖擊,請你為如何發(fā)展中華民族文化提幾點建議?
孔子學院被譽為21世紀傳播中華文化的“新絲綢之路”。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至2011年11月,全球已有105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學院和500個孔子學堂,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已達1億人。目前還有76個國家的400多個機構強烈要求申辦孔子學院??鬃訉W院如雨后春筍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芽。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為什么孔子學院能夠如雨后春筍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