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依托電子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大眾傳媒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下列對傳媒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傳媒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發(fā)展階段
②各種傳媒都在文化傳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③大眾傳媒的出現(xiàn)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的
④互聯(lián)網具有傳播同網、全球同時、受眾主動、雙向互動的特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單項選擇題印度泰姬陵保存了印度藝術雄渾大氣的一面,又汲取了伊斯蘭藝術的精細柔麗。融合的主要方法是洗去精細柔麗有可能產生的斑斕瑣碎,把它們全都統(tǒng)一在同一色調里,達到一種渾然一體的整體氣韻。這表明()

A.建筑文化是以雄渾大氣為主調,配合以柔美的風格
B.不同文化的交匯融合推動了文化長河的奔騰不息
C.世界文化是不同建筑風格的集合體
D.只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就能推動本民族文化的發(fā)展

4.單項選擇題2010年10月13日,文化部宣布,包括端午節(jié)在內的25個項目入選2009年聯(lián)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有利于()

A.促進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B.保護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C.維護民族文化的先進性
D.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成果

最新試題

結合材料,從生活與哲學角度,就更好地傳承景泰藍工藝提兩條方法論建議。

題型:問答題

結合材料二,從辯證法角度分析“只要是政府的決定,我們都堅決支持”觀點的思維缺陷。

題型:問答題

2011年3月30日晚,一部反映中國石油工人無私奉獻、攻堅克難的新編京劇《魂系油氣田》在成都西南劇院首演,2個小時的精彩演出讓觀眾深受感動,演出獲得巨大成功。18世紀下半葉,經徽戲、秦腔、漢調的合流,并借鑒吸收昆曲、京腔之長而形成了京劇。20世紀初,受西方民主和自由思想的影響,京劇創(chuàng)作進入輝煌時期,并成為新文化運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2008年2月,教育部修訂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增加了有關京劇教學的內容,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具體情況,將15首京劇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級,并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國推開。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京劇的發(fā)展與推廣給我們的啟示。

題型:問答題

歌曲《中國話》歌詞:……各種顏色的皮膚各種顏色的頭發(fā),嘴里念的說的開始流行中國話,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我們說的話讓世界都認真聽話。有人認為,21世紀漢語即將成為世界第一語言。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你的理由。

題型:問答題

結合材料,從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的角度,為我國蘇繡藝術的進一步發(fā)展提出兩條方法論建議。

題型:問答題

孔子學院被譽為21世紀傳播中華文化的“新絲綢之路”。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至2011年11月,全球已有105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學院和500個孔子學堂,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已達1億人。目前還有76個國家的400多個機構強烈要求申辦孔子學院。孔子學院如雨后春筍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芽。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為什么孔子學院能夠如雨后春筍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芽?

題型:問答題

請你就“對待考試改革”提出幾條方法論建議。

題型:問答題

結合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總特征的相關知識,分析蘇繡藝術得以發(fā)揚光大的理論依據。

題型:問答題

結合材料,說明十字繡藝術產生和傳播過程中體現(xiàn)的文化生活道理。

題型:問答題

加強自主品牌的培育和發(fā)展,是中國經濟創(chuàng)新驅動的內在要求。當前,一些外國用戶在接受中國品牌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和障礙。有人認為,語言、品牌等文化因素難以為外國用戶所理解和認同是一個重要原因。運用“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的知識,說明應該如何增進外國用戶對中國品牌的理解和認同。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