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從總體中隨意抽取的一部分
B.按研究者的需要選取有意義的一部分
C.特別從總體中選擇的典型部分
D.從總體中隨機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在限定時間內按先后順序得到的一部分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8
B.10
C.11
D.12
E.15
A.適用于數(shù)值變量,連續(xù)性資料的頻數(shù)表資料,以直方面積表達各組段的頻數(shù)或頻率
B.適用于彼此獨立的資料,直條圖是用等寬直條的長短來表示各統(tǒng)計量的大小,進行比較
C.適用于構成比,用長條各段的長度(面積)表達內部構成比
D.適用于構成比,用圓的扇形面積表達內部構成比。
E.適用于雙變量資料,用點的密集度和趨勢表達兩變量間的相關關系
A.全距
B.百分位數(shù)
C.方差
D.標準差
E.變異系數(shù)
A.線圖
B.條圖
C.圓圖
D.直方圖
E.散點圖
A.P值越大,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越小
B.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
C.用P表示
D.P≤0.05或P≤0.01為小概率事件。
E.隨機事件
最新試題
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值變量資料,描述離散趨勢的指標最好選用()
表示事物內部各個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簡練表達表的中心內容,位置在表的上方的是()
地區(qū)性資料,用不同紋線或顏色代表指標高低,說明地域分布。應繪制()
反映一組觀察值離散程度最好的指標是()
通常位于表內左側和列在表內上方的是()
統(tǒng)計學中所說的樣本是指()
由抽樣引起的差異稱為()
若偏態(tài)分布資料一端或兩端無確切的數(shù)值,描述其離散程度的指標是()
若不知總體標準差,反映均數(shù)抽樣誤差大小的指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