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人類為什么稱自己為人.而不稱自己為動物。是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把自己定義為區(qū)別于低等生物的高等智慧生物。我們能夠大半生直立行走.能夠說成千上萬種語言.能夠操縱各種各樣精密的機器設備,改造自然成為我們眼里再簡單不過的事情,我們儼然成了這個世界上無與爭鋒的主宰。我們不單有需求,有欲望,更重要的是我們有理想,有追求,能夠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抱負.追求真正有意義的人生。然而,在人類頗為自得地認為自己偉大時.卻不知道自己可能比那些在他們眼里微不足道的生物還要可悲可嘆。
雖然螞蟻總沿著一條路線爬來爬去??磥韺崬楸孔?,但至少它們還有著把食物搬回洞穴的明確目標,可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卻整天毫無方向地漂泊游蕩,空洞的雙眼望著腳下,不知未來的路在何方.每天的生活追求都停留在吃喝玩樂、聲色犬馬上,忘乎所以,等到醒來時,卻發(fā)現(xiàn)別人已經站在勝利的終點,并開始向下一個目標奔跑……也許,人生本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因為成長,所以成熟,因為成熟,所以醒悟。
思考人生,特別是有意識有計劃地去思考怎樣才能度過有意義的一生,對我們來說.很有可能成為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每當產房響起嬰兒美妙的啼哭聲,一個新生命便開始根植于這個絢爛的世界:當我們感覺到累了,生命又會回歸到最初的形式,化作泥土.開始孕育下一次的輪回。生命的起點和終點都只是一瞬間,但是生命的過程卻是漫長的。真正有意義的人生不是一味地索取。而是不斷付出的過程.并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悅與滿足,就算即將與這個世界告別。臉上也能帶著滿足的笑.能夠毫不夸張地用“不枉此生”作為我們人生的真實寫照。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孔子、莊子、釋迦牟尼、帕斯卡爾、李白、愛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遠離人群的人”,你認為文章列舉這些人物有何作用?
第二段說“孫犁,不是個大紅大紫的作家,誰卻都說他是一個真正的作家”這兩句話矛盾嗎?請結合文章具體分析。
如何理解“生而為人.我們不可能拒絕人群”這句話,談談你的看法。
結合自己的理解,談一談對“假定你們能有兩次生命,這對你們說來也還是不夠的”這句話的思考。
三、四兩句中的“煙”有哪些特點?詩人是如何描寫的?
請概括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試評析作者對“我們應付這些問題的方法也分好幾種”中的幾種應付方法。
兩首詩中詩人的心境有何異同?請做簡要分析。
作者認為讀萬卷書的人很少,原因是“讀書的動機、環(huán)境、空氣無不缺乏”,這里的“空氣”具體指什么?
作者以“收藏幸?!睘轭}的意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