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日本的一家企業(yè),當時60年代對我國尚屬機密的大慶油田進行了研究,運用二手資料的一個經典之作。
世界上一直關心中國有沒有大油田,1964年4月20日,中共的《人民日報》登載了《大慶精神大慶助》的文章,人民日報是中國最有權威性的,肯定了中國有大油田,日本人把這一信息儲存到計算機里去,但是大慶油田在哪里呢?以后《中國畫報》又刊登了大慶油田“王鐵人”的照片。日本人從王鐵人戴的皮帽子及周圍景象推斷:大慶地處零下三十度以下的東北地區(qū),大概在哈爾濱和齊齊哈爾之間。日本人又利用到中國的機會,測量了運送原油火車上灰土的厚度,大體上證實了這個油田和北京之間的距離。以后,《人民中國》雜志有一篇關于王鐵人的文章,其中有一句“王進喜一到馬家窯”,提到了馬家窯這個地方,并且還提到鉆機是人推、肩扛弄到現(xiàn)場的。日本人推斷此油田靠車站不遠,并進一步推斷就在安達車站附近,距北安鐵路10公里。日本人對中國東北的地圖非常清楚,從地圖上,他們找到了馬家窯是中國黑龍江海倫縣東南的一
個小村。并依據(jù)馬家窯推測出大慶油田地址。
進而,日本人又對《中國畫報》上刊登的一張煉油廠的照片進行研究,那張照片上沒有人,也沒有尺寸,但有一個扶手欄桿。依照常規(guī),欄桿高一米左右,按比例,日本人推斷了油罐的外徑,并換算出內徑為五米,判定日煉油能力為九萬千升,加上殘留油,再把原油大體上30%的出油率計算進去,判定原油加工能力為每天3000千升;一年以330天計算,每口井年產原油為一百萬千升,大慶油田有八百多口井,那么年產量約為360萬噸。最后該企業(yè)把這個機密從時間地點到產油能力,分析的非常準確。由此,該企業(yè)作出決策,向中國出口煉油設備,獲得了滿意的結果。營銷調研如何成為營銷戰(zhàn)略的一部分?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最新試題
銷售過程中,消費者對價格、產品特性產生了偏見并放棄購買,這叫做邏輯閉環(huán)。
題型:判斷題
價格歧視指的是商家因為部分顧客總是選擇廉價產品而產生歧視。
題型:判斷題
產品可在功能領域創(chuàng)造價值,但心理價值完全取決于消費者自身的選擇。
題型:判斷題
價值主張指的是商品可在功能和心理兩個方面給顧客提供價值。
題型:判斷題
10元的商品遠不如9.99元好賣,這體現(xiàn)了消費者對價格的理性。
題型:判斷題
某汽車企業(yè)打算在國慶期間進行促銷,以下哪些手段可能較為有效()
題型:多項選擇題
某箱包企業(yè)舉行了托特包設計大賽,確定了材質、顏色、款式,這包括了新產品開發(fā)的()
題型:多項選擇題
服務質量首先取決于可靠性,服務提供者的同理心相對不那么重要。
題型:判斷題
顧客投訴會導致顧客停止購買,因此減少投訴至關重要。
題型:判斷題
在設計廣告時,哪些要素可能會干擾消費者接收產品信息()
題型:多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