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對尾礦庫進行生態(tài)修復前,必須進行比較詳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等背景調查,包括地質、水文、氣象、植被、居民分布調查等等。
B.對尾礦庫進行生態(tài)修復前需要對土源及其他修復材料的可獲得性進行調查,包括覆土的土壤、隔離材料、熟化材料、重建植被的種子和苗土、重建植被的水資源、工具及機械設備等。
C.采用直接覆土法修復尾礦庫,一般覆蓋土壤層的厚度在沉實后不低于0.25m,國外多數國家的覆土厚度在0.5m以上。
D.尾礦庫生態(tài)修復后,必須建立長效的跟蹤監(jiān)測和管理機制,需要連續(xù)多年對其植被、水土流失狀況、壩體的穩(wěn)定性等進行監(jiān)測,實施專人管理。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熱脫附修復技術+化學氧化修復技術
B.化學氧化修復技術+水洗脫修復技術
C.熱脫附修復技術+固化穩(wěn)定化修復技術
D.固化穩(wěn)定化修復技術+土壤洗脫修復技術
A.9612g/kg
B.9.61g/kg
C.0.06g/kg
D.4806g/kg
A.客土法:將污染土壤挖除,填充新的未污染土壤。
B.洗滌法:采用能有效脫附污染土壤中油類的溶劑洗滌土壤。
C.焚燒法:將污染土壤置于高溫爐中焚燒,焚毀土壤中油類污染物。
D.生物法:在土壤中接種特異微生物并利用生物堆方法來降解污染物。
A.調研化工廠歷史資料→劃定重度、中度、輕度污染區(qū)→采用統(tǒng)一方法修復到目標值→開發(fā)成公園用地。
B.調研化工廠歷史資料→實地勘察和分析采樣→劃定重度、中度、輕度污染區(qū)→確定修復深度、土方量和目標污染物→采用統(tǒng)一方法修復到目標值→開發(fā)成公園用地。
C.調研化工廠歷史資料→劃定重度、中度、輕度污染區(qū)→確定修復深度、土方量和目標污染物→針對不同區(qū)域采用相應方法修復到目標值→開發(fā)成公園用地。
D.調研化工廠歷史資料→實地勘察和分析采樣→劃定重度、中度、輕度污染區(qū)→確定修復深度、土方量和目標污染物→針對不同區(qū)域采用相應方法修復到目標值→開發(fā)成公園用地。
A.淋洗法是通過注水的方法,沖洗土壤孔隙中殘留的污染物,然后回收淋洗水進行處理,以修復污染的土壤。
B.淋洗法是一個物理和化學過程,采用淋洗劑能夠實現重金屬污染物的分離、轉移等。
C.土壤淋洗法只是將土壤中吸附的重金屬轉移到地下水中。
D.土壤淋洗法是一個完全的物理分離過程。
最新試題
下列哪項關于尾礦庫生態(tài)修復的描述錯誤?()
我國西部地區(qū)某城市,城鎮(zhèn)人口約為18萬,該市5年前建成運行了一座簡易生活垃圾填埋場,總庫容約為37萬m3,計劃使用10年。由于人口的增長和垃圾收集范圍的擴大,垃圾產生量逐年增加,目前已經達到180t/d,垃圾填埋場庫容僅剩下10萬余m3,經調查分析,該城市人口增長率約為2%,生活垃圾人均產生量基本穩(wěn)定在1kg/d左右,垃圾熱值約為1075kcal/kg,垃圾含水率約為40%-50%,垃圾成分如下表所示,考慮到垃圾處理現狀,當地政府決定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試問以下哪種方案最為合適?()
六價鉻通常以鉻酸根CrO42-或重鉻酸根CrO32-陰離子形式存在,是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通常在鉻渣處理過程中加入還原劑,使鉻酸鹽中的Cr6+還原為Cr3+,減少鉻渣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下列哪些物質可以作為鉻渣的還原劑?()
下列哪項工藝技術不適用于廢舊輪胎處理及資源化利用?()
某污水處理廠日產脫水污泥100t,含水率為79%,經干燥后污泥含水率下降至30%,每天污泥干燥脫出的水量為:()
廢印刷電路板含有較多的組分,主要包括鋼鐵導磁材料,銅、鉛導電材料以及塑料和塑膠板等,同時還含有電池、多氯聯苯電容等有害部件,為了廢印刷電路板的資源回收利用和減少對環(huán)境的二次污染,下列哪種處理工藝流程是可行的?()
采用植物修復技術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時,下列對其污染修復機制說法錯誤的是:()
廢物集中焚燒處置工程中,醫(yī)療廢物臨時貯存時間為:()
某醫(yī)療廢物處置運營企業(yè)對醫(yī)療廢物的收集運輸過程制定了以下規(guī)程,其中哪幾項不符合要求?()
下列關于尾礦庫的生態(tài)修復的描述中錯誤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