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在巴比倫時期,寺廟學校已有兩級。其中的一級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

A.讀寫
B.蘇美爾文
C.文法
D.祈禱文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3.多項選擇題有關馬卡連柯的教育目的論的說法錯誤的是()

A.他不贊成教育目的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B.他認為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基礎和教育事業(yè)成功的首要條件
C.教育目的要穩(wěn)定,不能隨著政治經濟的發(fā)展而變化
D.學校的任務是為社會培養(yǎng)高質量的人才
E.教育目的應該是可以了解,可以實踐的

4.多項選擇題赫爾巴特教育思想有雙重理論基礎,即()

A.倫理學
B.心理學
C.邏輯學
D.辯證法
E.哲學

5.多項選擇題下列作者與作品對應正確的有哪些()

A.福祿培爾與《人的教育》
B.涂爾干與《教育與社會學》
C.赫胥黎與《科學與教育》
D.斯賓塞與《教育論》
E.裴斯泰洛齊與《教育年鑒》

最新試題

通過設立圖書館、博物館、公民館等和利用學校的設施以及其他適當的方法,來實現教育目的,體現了《教育基本法》對()方面的規(guī)定。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改革措施不屬于《統(tǒng)一勞動學校規(guī)程》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20世紀20年代蘇聯(lián)“綜合教學大綱”的突出特點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關于德國中等教育發(fā)展的說法錯誤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20世紀30年代,歐美國家出現了要素主義教育、永恒主義教育和新托馬斯主義教育,并把這三個教育思潮統(tǒng)稱為新傳統(tǒng)教育思潮。以下關于它們的共同特點描述錯誤的一項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83年,美國中小學教育質量調查委員會提出《國家處在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這個報告也是美國戰(zhàn)后第三次課程改革的開端,但該運動也引起了一些新的問題,其中不包括()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關于《史密斯-休斯法》與《阿斯蒂埃法》的不同點描述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西爾伯曼在1970年發(fā)表的《教室里的危機》一書中說:“改革派學者忽視了以往的經驗,特別是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教育改革的經驗。他們不理解他們所涉及的問題幾乎都曾被他早已闡述過了;也不知道他們想搞的工作,都曾被他早就闡述過和搞過了?!边@里的他指()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各項改革措施中,不屬于《改組和統(tǒng)一公立普通學校教育的總綱計劃》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蘇聯(lián)建國初期(1917一1920年)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