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背景材料:
閱讀下列三段材料,根據(jù)要求完成任務。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關于離子反應的內容標準:知道酸、堿、鹽在溶液中能發(fā)生電離,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實驗教科書《化學1》“離子反應”的部分內容:
一、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我們在初中曾觀察過酸、堿、鹽在水溶液中導電的實驗現(xiàn)象。不僅如此,如果將氯化鈉、硝酸鉀、氫氧化鈉等固體分別加熱至熔化,它們也能導電。這種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作電解質。
酸、堿、鹽在水溶液中能夠導電,是因為它們在溶液中發(fā)生了電離,產(chǎn)生了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
例如,將氯化鈉加入水中,在水分子作用下,鈉離子(Na+)和氯離子(Cl-)脫離NaCl晶體表面,進入水中,形成能夠自由移動的水合鈉離子和水合氯離子(如圖2-9),NaCl發(fā)生了電離。這一過程可以用電離方程式表示如下(為方便起見,仍用離子符號表示水合離子):
HCl、H2SO4和HNO3都能電離出H+,因此,我們可以從電離的角度對酸的本質有一個新的認識。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H+)的化合物叫作酸。
【思考與交流】
請參考酸的定義,嘗試從電離的角度概括出堿和鹽的本質。
材料三教學對象為高中一年級學生,他們在初中學過電離的初步知識。
 

問題;
(1)完成“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的教學設計片段,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2)對本課教學內容進行板書設計。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問答題

背景材料:
讀下列三段材料,根據(jù)要求完成任務。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關于化學能與熱能的內容標準:通過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例了解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書《化學2》(必修)的內容標準
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一節(jié)化學能與熱能
第二節(jié)化學能與電能
第三節(jié)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有機化合物
第四章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材料三某版本高中實驗教科書《化學2》“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的部分內容: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通常主要表現(xiàn)為熱量的變化--吸熱或者放熱;有些反應是吸熱反應,有些反應是放熱反應。我們通過下面的實驗來認識和感受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實驗2-1】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2~3mL6mol/L的鹽酸,再插入用砂紙打磨光的鋁條。觀察現(xiàn)象,并用溫度計測量溶液溫度的變化。
【實驗2-2】
將約20gBa(OH)2·8H2O晶體研細后與約10gNH4Cl晶體一起放入燒杯中,并將燒杯放在滴有幾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上,用玻璃棒快速攪拌,聞氣味,用手觸摸杯壁下部,試著用手拿起燒杯,觀察現(xiàn)象。
酸與堿的中和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強酸與強堿反應的實質是
【實驗2-3】
在50mL燒杯中加入20mL2mol/L的鹽酸,測其溫度。另用量筒量取20mL2mol/LNaOH溶液,測其溫度,并緩慢地傾入燒杯中,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觀察反應中溶液溫度的變化過程,并做好記錄。

問題:
(1)確定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2)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3)用教學流程圖簡要表示本節(jié)教學內容組織形式。
(4)簡述【實驗2-2】中的實驗現(xiàn)象。

2.問答題

背景材料:
閱讀下列三段材料,根據(jù)要求完成任務。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關于離子反應的內容標準是: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
材料二某版高中教科書化學《必修1》"離子反應"的部分內容
由于電解質溶于水后成為離子,所以,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反應必然有離子參加,這樣的反應稱作離子反應。
實際上,CuSO4溶液與稀NaCl溶液并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只是CuSO4電離出來的Cu2+、SO42+與NaCl電離出來的Na+、Cl-的混合。而CuSO4溶液與BaCl2溶液則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BaSO4白色沉淀。
CuSO4+BaCl2>=CuCl2>+BaSO4 我們來分析以下這個反應:
CUSO4和BaCl2發(fā)生了電離,其電離方程式如下:
CuSO4=2++SO42+
BaCl2=Ba2+2Cl-
當CuSO4溶液與BaCl2溶液混合時,Cu2+Cl之間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而SO42-和Ba2+之間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生成難溶的BaSO4白色沉淀。所以,CuSO4溶液與BaCl2溶液反應的實質是:
Ba2++SO42-=BaSO4
像這種用實際參加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
材料三教學對象為高中一年級學生,本節(jié)內容是初中學習溶液導電性實驗、酸堿鹽電離知識的延續(xù)和深化,又是學習電解質溶液理論知識的基礎,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問題:
(1)材料二中"實驗1"和"實驗2"的現(xiàn)象分別是什么?
(2)完成"離子反應"的教學設計,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

最新試題

問題:提出假設:(1)假設1: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鋁外,還含有()元素;假設2: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鋁外,還含有()元素;假設3: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鋁外,還含有Fe、Cu元素;(2)基于假設3,設計出實驗方案,并根據(jù)實驗方案敘述實驗操作、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3)實驗教學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題型:問答題

問題:(1)本題正確答案為(),分析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解題失誤。(2)分析其正確的解題思路。

題型:問答題

問題:(1)本題正確的選項是什么?(2)請分析和診斷各個選項解答的錯誤原因。(3)如果你要講評本題,你教給學生的正確解題思路是什么? 

題型:問答題

問題:(1)請你分析本教學過程符合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哪種學習方式,其優(yōu)點是什么?(2)該種教學理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教師在貫徹該教學理念時應怎樣做?

題型:問答題

問題:(1)該題目的正確解題過程是什么?(2)試分析造成學生解題錯誤的可能的原因。

題型:問答題

問題:回答下列問題:(1)分析學生出現(xiàn)解題失誤的原因。(2)本題正確答案為(),分析其正確的解題思路。 

題型:問答題

問題:(1)本題正確答案為(),分析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解題失誤。(2)分析其正確的解題思路。

題型:問答題

問題:(1)硝酸銨(NH4NO3)是一種常見的氮肥,硝酸銨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2)硝酸銨中氮元素、氫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3)某花卉基地需要配制100kg10%的硝酸銨溶液,基地的實驗室中現(xiàn)有200kg5%的硝酸銨溶液和50kg30%的硝酸銨溶液,若選用這兩種溶液混合配制,應該如何進行?(4)請你對上述導入進行評價。

題型:問答題

問題:結合材料請你談一談《“燃燒的條件”探究式教學活動學生表現(xiàn)評價表》體現(xiàn)了實施評價應遵循的幾項基本原則。

題型:問答題

問題:(1)試確定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2)說明本節(jié)課的教學策略。(3)請對本課內容進行板書設計。(4)請對本課內容設計導入。(5)請寫出氫氧化鐵、氫氧化亞鐵的制備與檢驗Fe3+離子的實驗步驟。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