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以下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2)》第三章第三節(jié)“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第二課時)內容。
二、乙酸
乙酸俗稱醋酸,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普通食醋中含有3%~5%乙酸,乙酸是烴的重要含氧衍生物。分子式為CHO,結構簡式為CHCOOH,乙酸的官能團為,叫作羧基。
乙酸是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沸點117.9℃,熔點16.6℃,當溫度低于熔點時,乙酸凝結成類似冰一樣的晶體,所以純凈的乙酸又稱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
1.乙酸的酸性
我們已經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變紅,但它的酸性強弱如何呢?
乙酸的酯化反應
紅葡萄酒密封儲存的時間越長,質量越好,原因之一是過程中生成了一種有香味的酯。我們通過化學實驗可以制備酯。
實驗3-4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3mL乙酸.然后邊振蕩試管邊慢慢加入2mL濃硫酸和2mL乙酸:按照圖3-16連接好裝置,用酒精燈緩慢加熱,將產生的蒸汽經導管通入到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如圖3-16所示),觀察現象。
可以看到,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狀液體產生,并可以聞到香味。這種有香味的液體叫乙酸乙酯,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乙酸乙酯是酯類物質中的一種。這種酸與醇反應生成酯和水的反應,叫酯化反應。酯化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進行得比較緩慢,反應物不能完全變成生成物;為了提高反應速率,一般要加入濃硫酸做催化劑,并加熱。
酯化反應的產物是酯,一般由有機酸和醇脫水而成。很多鮮花和水果的香味都來自酯的混合物。現在可以通過人工方法合成各種酯,用作飲料、糖果、香水、化妝品的香料,也可以用作指甲油、膠水的溶劑。
問題:
(1)分析該部分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2)試確定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3)試說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4)設計教學過程。
(5)在乙醇和乙酸的反應中,濃H2SO2是()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問題:(1)概念圖的理論基礎是什么?(2)簡述概念圖理論應用于化學教學的意義。
問題:(1)“認識化學學科”內容屬于高中化學()模塊的內容。(2)()是學習化學、體驗化學和探究化學過程的重要途徑。學習化學不限于書本和實驗室,成功的關鍵在于如何激發(fā)自己對于自然現象的興趣,學習并逐步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習慣。(3)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用不同的行為動詞來描述課程目標,目標分為認知性學習目標、技能性學習目標和體驗性學習目標,對同一水平的學習要求用多個行為動詞進行描述。請您至少寫出5個描述體驗性學習目標的行為動詞。(說明:體驗性目標主要指“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維度的目標)。
問題:(1)請你分析本教學過程符合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哪種學習方式,其優(yōu)點是什么?(2)該種教學理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教師在貫徹該教學理念時應怎樣做?
問題:(1)分析學生可能出現的解題錯誤。(2)本題正確答案為(),分析其解題思路。
問題:(1)寫出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可以獲得怎樣的知識與技能。(2)說明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3)李老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4)請列舉出常見的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問題:結合材料請你談一談《“燃燒的條件”探究式教學活動學生表現評價表》體現了實施評價應遵循的幾項基本原則。
問題:(1)分析學生可能出現的解題錯誤及原因。(2)本題正確答案為(),分析其正確的解題思路。
問題:(1)什么叫作創(chuàng)設情境?為什么要在化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2)該實驗可以說明葡萄糖的還原性嗎?請猜想還有哪些影響因素?(3)這一事件對你進行化學教學有什么啟示?
問題:(1)硝酸銨(NH4NO3)是一種常見的氮肥,硝酸銨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2)硝酸銨中氮元素、氫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3)某花卉基地需要配制100kg10%的硝酸銨溶液,基地的實驗室中現有200kg5%的硝酸銨溶液和50kg30%的硝酸銨溶液,若選用這兩種溶液混合配制,應該如何進行?(4)請你對上述導入進行評價。
問題:(1)本題正確的選項是什么?(2)請分析和診斷各個選項解答的錯誤原因。(3)如果你要講評本題,你教給學生的正確解題思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