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背景材料:
以下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2)》第三章第三節(jié)“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第二課時)內容。
二、乙酸
乙酸俗稱醋酸,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普通食醋中含有3%~5%乙酸,乙酸是烴的重要含氧衍生物。分子式為CHO,結構簡式為CHCOOH,乙酸的官能團為,叫作羧基。
乙酸是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沸點117.9℃,熔點16.6℃,當溫度低于熔點時,乙酸凝結成類似冰一樣的晶體,所以純凈的乙酸又稱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
1.乙酸的酸性
我們已經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變紅,但它的酸性強弱如何呢?
乙酸的酯化反應
紅葡萄酒密封儲存的時間越長,質量越好,原因之一是過程中生成了一種有香味的酯。我們通過化學實驗可以制備酯。
實驗3-4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3mL乙酸.然后邊振蕩試管邊慢慢加入2mL濃硫酸和2mL乙酸:按照圖3-16連接好裝置,用酒精燈緩慢加熱,將產生的蒸汽經導管通入到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如圖3-16所示),觀察現象。
可以看到,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狀液體產生,并可以聞到香味。這種有香味的液體叫乙酸乙酯,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乙酸乙酯是酯類物質中的一種。這種酸與醇反應生成酯和水的反應,叫酯化反應。酯化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進行得比較緩慢,反應物不能完全變成生成物;為了提高反應速率,一般要加入濃硫酸做催化劑,并加熱。
酯化反應的產物是酯,一般由有機酸和醇脫水而成。很多鮮花和水果的香味都來自酯的混合物。現在可以通過人工方法合成各種酯,用作飲料、糖果、香水、化妝品的香料,也可以用作指甲油、膠水的溶劑。

問題:
(1)分析該部分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2)試確定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3)試說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4)設計教學過程。
(5)在乙醇和乙酸的反應中,濃H2SO2是()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問答題

背景材料:
閱讀下列三段高中化學中有關“硫及其化合物”的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的內容標準:通過實驗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認識其在生產中的應用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材料二“硫的轉化”一節(jié)位于人教版《化學1》第四章第三節(jié),以硫及其化合物的轉化為線索,探索硫在自然界中的轉化、硫在實驗室中的轉化,以及硫在生產生活中的轉化。
材料三對于“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內容.教學中應突出“不同價態(tài)的硫元素”及“硫的轉化”這種以元素為核心的教學觀點,從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轉化,從工業(yè)生產和環(huán)境保護的大視野出發(fā),介紹硫及其化合物的有關知識。從認識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轉化到在實驗室里自己設計實驗,實驗含有不同價態(tài)硫元素物質之間的轉化,再到硫的轉化在工業(yè)生產中和環(huán)境保護中的運用,這樣多角度多層面的介紹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對化學的理解力。

問題: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硫的轉化”這一教學內容的有關任務:
(1)試確定本節(jié)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2)說明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3)說明本節(jié)課教師可以使用的教學方法。
(4)請給出對本課內容進行“硫的轉化”教學活動的設計思路。

3.問答題

背景材料:
材料一高中化學《化學1》教科書“硝酸的性質”呈現內容。
思考與交流
(1)硫酸、硝酸、鹽酸都是酸,它們在組成上有什么特點?
(2)這種特點與酸的通性有什么關系?用電離方程式表示。
(3)實驗室里用金屬與酸反應制取氫氣時,往往用稀硫酸或鹽酸,而不用濃硫酸或硝酸,這是為什么?
硝酸也能發(fā)生類似的反應。例如,濃硝酸和稀硝酸都能與銅發(fā)生反應。
氮元素是一種能表現多種化合價的元素。通過學習,我們已經知道,氨(N為-3價)可以被氧化成多種價態(tài)。在硝酸中,氮元素是+5價,當硝酸與金屬或非金屬(如碳、硫等)及某些有機物(如松節(jié)油、鋸末等)反應時,反應物或反應條件不同,硝酸被還原所得到的產物也不同。硝酸中+5價的氮得電子,被還原成較低價的氮。如: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金屬如鐵、鋁等雖然能溶于稀硫酸或稀硝酸,但在常溫下卻可以用鐵、鋁制容器來盛裝濃硫酸或濃硝酸。這是因為他們的表面被濃硫酸或濃硝酸氧化為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這層薄膜阻止了酸與內層金屬的進一步反應。
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學實驗室里必備的重要試劑。在工業(yè)上可用于制化肥、農藥、炸藥、燃料、鹽類等。硫酸還用于精煉石油、金屬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種揮發(fā)性酸等。
材料二高中化學《化學1》教科書目錄
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
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jié)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節(jié)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節(jié)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節(jié)氨硝酸硫酸
材料三《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的內容標準:“通過實驗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認識其在生產中的應用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材料四學生情況
某普通高中高一(5)班共50人,男生22人,女生28人,其中有4個男生在課堂上非?;钴S,2個女生在課堂上非常靦腆。
 

問題:
(1)簡要分析教材中該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2)寫出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3)請說明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4)試選擇適合于本課的教學方法。

4.問答題

背景材料:
閱讀下列三段材料,根據要求完成任務。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關于離子反應的內容標準:知道酸、堿、鹽在溶液中能發(fā)生電離,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實驗教科書《化學1》“離子反應”的部分內容:
一、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我們在初中曾觀察過酸、堿、鹽在水溶液中導電的實驗現象。不僅如此,如果將氯化鈉、硝酸鉀、氫氧化鈉等固體分別加熱至熔化,它們也能導電。這種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作電解質。
酸、堿、鹽在水溶液中能夠導電,是因為它們在溶液中發(fā)生了電離,產生了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
例如,將氯化鈉加入水中,在水分子作用下,鈉離子(Na+)和氯離子(Cl-)脫離NaCl晶體表面,進入水中,形成能夠自由移動的水合鈉離子和水合氯離子(如圖2-9),NaCl發(fā)生了電離。這一過程可以用電離方程式表示如下(為方便起見,仍用離子符號表示水合離子):
HCl、H2SO4和HNO3都能電離出H+,因此,我們可以從電離的角度對酸的本質有一個新的認識。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H+)的化合物叫作酸。
【思考與交流】
請參考酸的定義,嘗試從電離的角度概括出堿和鹽的本質。
材料三教學對象為高中一年級學生,他們在初中學過電離的初步知識。
 

問題;
(1)完成“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的教學設計片段,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2)對本課教學內容進行板書設計。

5.問答題

背景材料:
讀下列三段材料,根據要求完成任務。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關于化學能與熱能的內容標準:通過生產、生活中的實例了解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書《化學2》(必修)的內容標準
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一節(jié)化學能與熱能
第二節(jié)化學能與電能
第三節(jié)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有機化合物
第四章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材料三某版本高中實驗教科書《化學2》“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的部分內容: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通常主要表現為熱量的變化--吸熱或者放熱;有些反應是吸熱反應,有些反應是放熱反應。我們通過下面的實驗來認識和感受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實驗2-1】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2~3mL6mol/L的鹽酸,再插入用砂紙打磨光的鋁條。觀察現象,并用溫度計測量溶液溫度的變化。
【實驗2-2】
將約20gBa(OH)2·8H2O晶體研細后與約10gNH4Cl晶體一起放入燒杯中,并將燒杯放在滴有幾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上,用玻璃棒快速攪拌,聞氣味,用手觸摸杯壁下部,試著用手拿起燒杯,觀察現象。
酸與堿的中和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強酸與強堿反應的實質是
【實驗2-3】
在50mL燒杯中加入20mL2mol/L的鹽酸,測其溫度。另用量筒量取20mL2mol/LNaOH溶液,測其溫度,并緩慢地傾入燒杯中,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觀察反應中溶液溫度的變化過程,并做好記錄。

問題:
(1)確定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2)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3)用教學流程圖簡要表示本節(jié)教學內容組織形式。
(4)簡述【實驗2-2】中的實驗現象。

最新試題

問題:(1)概念圖的理論基礎是什么?(2)簡述概念圖理論應用于化學教學的意義。

題型:問答題

問題:(1)“認識化學學科”內容屬于高中化學()模塊的內容。(2)()是學習化學、體驗化學和探究化學過程的重要途徑。學習化學不限于書本和實驗室,成功的關鍵在于如何激發(fā)自己對于自然現象的興趣,學習并逐步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習慣。(3)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用不同的行為動詞來描述課程目標,目標分為認知性學習目標、技能性學習目標和體驗性學習目標,對同一水平的學習要求用多個行為動詞進行描述。請您至少寫出5個描述體驗性學習目標的行為動詞。(說明:體驗性目標主要指“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維度的目標)。

題型:問答題

問題:(1)請你分析本教學過程符合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哪種學習方式,其優(yōu)點是什么?(2)該種教學理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教師在貫徹該教學理念時應怎樣做?

題型:問答題

問題:(1)分析學生可能出現的解題錯誤。(2)本題正確答案為(),分析其解題思路。

題型:問答題

問題:(1)寫出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可以獲得怎樣的知識與技能。(2)說明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3)李老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4)請列舉出常見的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題型:問答題

問題:結合材料請你談一談《“燃燒的條件”探究式教學活動學生表現評價表》體現了實施評價應遵循的幾項基本原則。

題型:問答題

問題:(1)分析學生可能出現的解題錯誤及原因。(2)本題正確答案為(),分析其正確的解題思路。

題型:問答題

問題:(1)什么叫作創(chuàng)設情境?為什么要在化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2)該實驗可以說明葡萄糖的還原性嗎?請猜想還有哪些影響因素?(3)這一事件對你進行化學教學有什么啟示?

題型:問答題

問題:(1)硝酸銨(NH4NO3)是一種常見的氮肥,硝酸銨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2)硝酸銨中氮元素、氫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3)某花卉基地需要配制100kg10%的硝酸銨溶液,基地的實驗室中現有200kg5%的硝酸銨溶液和50kg30%的硝酸銨溶液,若選用這兩種溶液混合配制,應該如何進行?(4)請你對上述導入進行評價。

題型:問答題

問題:(1)本題正確的選項是什么?(2)請分析和診斷各個選項解答的錯誤原因。(3)如果你要講評本題,你教給學生的正確解題思路是什么?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