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前蘇聯從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長期實行工農業(yè)產品價格的“剪刀差”(指工業(yè)產品與農產品不等價交換,國家無償向農民征收公糧、調撥農產品和以低價收購農產品,而以較高的價格將工業(yè)產品賣給農民,從中得到有利的差價),蘇聯實行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

A.增加物資儲備以應對復雜的國際形勢
B.發(fā)展農業(yè)生產以提高國家綜合實力
C.調動農民積極性以實現國家的農業(yè)化
D.增加資金積累以實現國家的工業(yè)化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單項選擇題共和黨人艾森豪威爾成為美國總統(tǒng)后說:“如果任何政黨試圖要廢除社會保障、勞工法和農場項目,那你就不會在美國歷史上再聽說這個政黨了?!边@反映出艾森豪威爾的主張()

A.受到羅斯福新政的影響
B.與民主黨政策逐漸趨于一致
C.強調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D.延續(xù)了共和黨傳統(tǒng)經濟政策

5.單項選擇題明朝后期開始,利瑪竇等歐洲傳教士先后來華,把歐洲的天文、數學、地理等著作介紹到中國,同時把中國的《大學》《論語》等典籍介紹到歐洲,歐洲學者稱之為“一次相互的啟蒙”。這表明當時()

A.“中學西傳”與“西學東漸”客觀并存
B.傳教士為中國的傳統(tǒng)科學注入新的生機
C.儒家經典成為歐洲啟蒙運動的重要武器
D.“相互的啟蒙”推動中西文明轉型進步

最新試題

《禮記·大學》載:“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便眾也,”這主要體現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2020年11月15日,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共15國正式簽署了《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簡稱RCEP),RCEP 將涵蓋297%的全球人口,其經濟規(guī)模占全球經濟比重高達289%。這反映出()。

題型:單項選擇題

北魏均田制規(guī)定:“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奴婢依良。丁牛一頭受田三十畝,限四牛?!碧瞥∠斯哑捩酝獾囊话銒D人,官戶以外的一般奴婢和耕牛的授田。唐代均田制的變化反映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1799年,英國政府出臺了《反結社法》,以強力干預手段來應對日益發(fā)展的勞資沖突。但迫于各方壓力,1824一1825年間,《反結社法》被廢除。促成這種轉變的原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有人認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是從九一八事變后中國抗戰(zhàn)開始的,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起點是九一八事變。如果這一論點成立,那么支持它的最有利論據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美國成功地避免了中央集權的弊端,又保持了地方的創(chuàng)造性。主要原因是采取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75年,蘇聯的工業(yè)總產值已達到美國工業(yè)總產值的80%以上,而農業(yè)總產值則達到了85%,尤其是蘇聯的電力、原油、鋼等產量,均大幅度超過了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由1950年相當于美國的33%上升到1975年的53%,成為當時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蘇聯的改革()。

題型:單項選擇題

《漢書·藝文志》在評價戰(zhàn)國時期的某一學派時說:“法家者流,蓋出于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兑住吩弧韧跻悦髁P飭法’,此其所長也。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殘害至親,傷恩薄厚?!睂Υ死斫庹_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據《美國憲政歷程》記載:(有)一位大法官叫道格拉斯,他在大法官的位置上一呆就是36年零七個月。1975年他突然中風,無法上班,但是當時的總統(tǒng)正好是當年積極主張彈劾他的眾議院共和黨(少數黨)領袖福特,為了不讓福特總統(tǒng)有機會任命一個保守派的法官,他坐著輪椅,帶著尿袋出庭,最后還是前功盡棄。據此判斷下列選項中表述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這是一組大型聲樂套曲:“健兒巧渡金沙江……鐵索橋上顯威風……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贝饲伿录l(fā)生的直接原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