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跨國合作項目絲綢之路相繼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均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申遺和絲綢之路跨國申遺()
①彰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特征
②表明跨國合作是保護文化遺產的主要方式
③發(fā)揮文化遺產展現世界文化多樣性,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的功能
④體現中哈吉加強文化合作,消除文化差異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3.單項選擇題2014年大年初一,為紀念中美建交35周年,中美雙方選擇在華人居住較集中的紐約舉辦了展現中國古典音樂的新音樂會、帝國大廈掛彩燈、辭舊迎新敲鐘等活動。從文化生活角度看,舉辦這些活動旨在()

A.促進文化交流,增進相互了解
B.消除文化差異,擴大合作領域
C.推動文化創(chuàng)新,共享發(fā)展成果
D.追求文化融合,強化政治認同

4.單項選擇題中國電視劇《潛伏》在朝鮮熱播,朝鮮觀眾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懸念迭起的故事情節(jié)中不僅領略了中國革命工作者的善良和智慧,也在淚水和感動中體會了中國人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該劇在朝受追捧說明()

A.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可以取長補短
B.對傳統(tǒng)文化需要繼承與發(fā)揚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同性
D.優(yōu)秀文化能激勵人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最新試題

2012年10月18日,第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開幕。吸引世界近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演出團體、200多個國際文化機構、舉辦3000多場活動、預計惠及450余萬人次觀眾的這一藝術節(jié),已成為影響深遠的國際文化交流盛會,亦是一座面向世界展示中國風格、中國精神、中國氣魄的“中國舞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組委會主任、文化部部長蔡武說:“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正在以海納百川的胸懷積極推進中外藝術合作和交流,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边\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依據。

題型:問答題

2011年3月30日晚,一部反映中國石油工人無私奉獻、攻堅克難的新編京劇《魂系油氣田》在成都西南劇院首演,2個小時的精彩演出讓觀眾深受感動,演出獲得巨大成功。18世紀下半葉,經徽戲、秦腔、漢調的合流,并借鑒吸收昆曲、京腔之長而形成了京劇。20世紀初,受西方民主和自由思想的影響,京劇創(chuàng)作進入輝煌時期,并成為新文化運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2008年2月,教育部修訂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增加了有關京劇教學的內容,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具體情況,將15首京劇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級,并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國推開。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京劇的發(fā)展與推廣給我們的啟示。

題型:問答題

結合材料,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該景泰藍工藝畫畫師成功的理論依據。

題型:問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掃墓、踏青、折柳、沐浴、吟詠等,體現了清明節(jié)緬懷、感恩和親近自然的文化傳統(tǒng)。近年來,網上祭奠、家庭追思、獻花遙祭等,為清明祭掃添增了新的表現形式;人文紀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覽等,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文化創(chuàng)新的途徑。

題型:問答題

飛天夢想、千年夙愿。經過幾代航天科研人員努力和奮斗,中國航天的傳奇還在續(xù)寫: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行“三步走戰(zhàn)略”:第一步是發(fā)射無人和載人飛船,第一步的任務已經完成;第二步是繼續(xù)突破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發(fā)射神六、神七標志著中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計劃;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間試驗室。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重要一環(huán),2011年9月29日升空的天宮一號和將于11月升空的“神八”則要首度驗證中國人自己的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由于中國航天人根據我國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和掌握探索太空前沿技術,目前我國航天事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前進,基本上沒有走彎路。結合材料用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分析我國航天事業(yè)所取得的成就。

題型:問答題

小吳考進某大學學習設計專業(yè)后,客觀分析了自己的情況:一方面基礎知識扎實、能吃苦耐勞,另一方面缺少社會經驗、家境貧困。據此,他制定了大學四年的發(fā)展規(guī)劃:利用業(yè)余時間勤工助學,既能解決學習生活費用,又為將來就業(yè)積累經驗。一家以生產出口文化產品的企業(yè)征集改良產品的“金點子”,小吳經過調查研究,為該企業(yè)提供了以下建議:一是在產品中注入中國文化元素;二是改進產品的外觀設計,使產品適應進口國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三是通過互聯網宣傳產品。小吳的建議為這家出口企業(yè)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他也因此獲得了豐厚報酬。閱讀材料,請你分析小吳的“金點子”所體現的文化生活道理。

題型:問答題

當下,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希望吃得精、吃得好,吃得有品味。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展示了中國各地各民族各具特色的優(yōu)秀美食文化。該片不僅刺激了人們的味蕾,還引起了觀眾感情上的共鳴,勾起了無數華人拳拳游子心和深深故鄉(xiāng)情。該片播出后,受到了廣泛贊譽。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舌尖上的中國》受到廣泛贊譽的原因。

題型:問答題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我國是如何實現讓世界了解蘇繡,讓蘇繡走向世界的。

題型:問答題

材料:以傳統(tǒng)文化為背景的中國元素在全球商業(yè)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好萊塢大片《功夫熊貓2》在中國取得不菲的票房收入。其中,皮影剪紙燈籠花轎,亭臺樓閣寶塔城堡,小橋流水小巷古道,國粹鳳凰國寶熊貓……“中國元素”元所不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è)在世界范圍內進行推廣時,也開始加入中國文化的元素:吉利汽車在法蘭克福車展上用原汁原味的京劇臉譜做表演,吸引了大量的參觀者駐足;王老吉在自由女神像之下,用中國式的“紅”,邀請世界人民光臨北京奧運會,吸引了諸多美國人的關注·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中國元素在全球商業(yè)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原因。

題型:問答題

2010年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辦。某校高二(1)班同學以“走進博覽、聚焦安徽”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同學們通過查閱、上網等途徑收集資料,組織課堂討論,發(fā)表看法:甲同學:上海世博會是文化世博。中國館的建筑設計凸顯漢字、京劇、中國紅和水墨畫等中國元素,整體布局體現了中華文化悠久的“和諧”思想;國家館館內用高科技手段向觀眾展現古代四大發(fā)明、《清明上河圖》等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安徽館以徽派建筑標志性元素“馬頭墻、小青瓦”為外墻裝飾,館內通過徽劇、黃梅戲、鳳陽花鼓等民間藝術的展示,讓觀眾領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質感。請你結合甲同學的發(fā)言,分析說明其中蘊含的中華文化特征。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