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戲曲表現為兩種形態(tài),一種存在于民間,稱為民間戲曲。另一種是文人在民間戲曲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其表現手段,具有了較高的審美性和審美價值而形成的戲曲藝術,而戲曲現代化,更多的是指戲曲藝術的現代化。
在戲曲現代化的過程中,人們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戲曲現代題材和思想內容的表現上,而忽視了戲曲藝術作為一種藝術樣式所具有的本質特征?,F在生活題材當然是現代戲曲藝術應該表現的內容之一,甚至是重要的內容之一,但通過古代生活題材目樣也可以反映當代人的思想意識和精神生活。戲劇理論家張庚先生對此有明確的認識,認為戲曲現代化的重心就是如何“以中國人的審美標準和方式,表現現代生活與現代意識”,“在歷史劇中貫穿著坐著當時的時代精神”,所以“也不一定只有描寫當代生活的戲才配成為現代化的戲曲,現代人寫的歷史劇一樣也能成為很好的現代戲”。而另一方面,戲曲藝術之所以成為戲曲藝術,在于它獨特的戲曲表達形式,也就是說,不在于其表達的思想內容是什么,而在于其如何表達這些思想內容。戲曲藝術的審美價值就在于其日以反復欣賞的獨特的形式美,是形式與內容兩者和諧,有機的統一。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藝術,戲曲的形式尤其重要,而時下的戲曲現代化雖在“形式美”上做了一些嘗試,但力度顯見不足,也缺乏系統性,而且過度強調對現代生活的反映。這正是戲曲藝術現代化的主要困境所在。
戲曲是一種大眾藝術,它的根脈在民間,戲曲藝術的每次發(fā)展,繁榮,民間大眾都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然而,反觀當代有一種越來越不尊重和漠視民間的趨勢,當然,民間戲曲決不會目為我們忽視她月自動消亡,因為它與民間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會發(fā)現,某些方面民間戲曲在追求其現代轉型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wěn),在一些地區(qū),它甚至已經融進了人們的現代精神文化生活,成為他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也會是實現傳統戲曲現代轉型的一把密匙。
(摘編自劉楨、毛忠《中國戲曲的現代轉型與本質回歸》)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有些醫(yī)生留長頭發(fā)
B.有些醫(yī)生不留長發(fā)
C.穿白衣服的人不留長發(fā)
D.穿白衣服的人都是醫(yī)生
A.坦克—一戰(zhàn)車
B.錄音機——錄音筆
C.蘿卜——青蘿卜
D.番茄—一西紅柿
A.該行
B.全文
C.該段
D.該頁
最新試題
以下對“立德樹人”理解不正確的是()。
要糾正一個學生不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按認知失調理論,最恰當的概括是()。
我國《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小學生守則》只適用于中、小學生,《中等專業(yè)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只適用于中等專業(yè)學校的教師。這體現了教育法規(guī)實施的()。
托爾曼的動物方位學習迷宮實驗揭示了()。
針對此案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維護自己利益的權利;也包括可以要求負有積極義務的義務人作出這種積極行為的權利。這體現的教育法律權利的表現形式是()。
從該案例得到啟示有()。
關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題選擇的依據,以下選項不正確的是()。
關于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區(qū)別,以下表述錯誤的是()。
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能的教學中,教師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如“默讀”“大聲閱讀”“齊讀”等。從智力技能形成階段看,能夠“默讀”等學生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