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傳統戲曲表現為兩種形態(tài),一種存在于民間,稱為民間戲曲。另一種是文人在民間戲曲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其表現手段,具有了較高的審美性和審美價值而形成的戲曲藝術,而戲曲現代化,更多的是指戲曲藝術的現代化。
在戲曲現代化的過程中,人們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戲曲現代題材和思想內容的表現上,而忽視了戲曲藝術作為一種藝術樣式所具有的本質特征?,F在生活題材當然是現代戲曲藝術應該表現的內容之一,甚至是重要的內容之一,但通過古代生活題材目樣也可以反映當代人的思想意識和精神生活。戲劇理論家張庚先生對此有明確的認識,認為戲曲現代化的重心就是如何“以中國人的審美標準和方式,表現現代生活與現代意識”,“在歷史劇中貫穿著坐著當時的時代精神”,所以“也不一定只有描寫當代生活的戲才配成為現代化的戲曲,現代人寫的歷史劇一樣也能成為很好的現代戲”。而另一方面,戲曲藝術之所以成為戲曲藝術,在于它獨特的戲曲表達形式,也就是說,不在于其表達的思想內容是什么,而在于其如何表達這些思想內容。戲曲藝術的審美價值就在于其日以反復欣賞的獨特的形式美,是形式與內容兩者和諧,有機的統一。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藝術,戲曲的形式尤其重要,而時下的戲曲現代化雖在“形式美”上做了一些嘗試,但力度顯見不足,也缺乏系統性,而且過度強調對現代生活的反映。這正是戲曲藝術現代化的主要困境所在。
戲曲是一種大眾藝術,它的根脈在民間,戲曲藝術的每次發(fā)展,繁榮,民間大眾都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然而,反觀當代有一種越來越不尊重和漠視民間的趨勢,當然,民間戲曲決不會目為我們忽視她月自動消亡,因為它與民間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會發(fā)現,某些方面民間戲曲在追求其現代轉型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wěn),在一些地區(qū),它甚至已經融進了人們的現代精神文化生活,成為他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也會是實現傳統戲曲現代轉型的一把密匙。
(摘編自劉楨、毛忠《中國戲曲的現代轉型與本質回歸》)

戲曲現代化過程中硬重點關注哪兩個方面?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問答題

從教二十余年,洪老師的很多事跡,讓學生終身難忘。
一年秋天,學生們剛開始上課,外面突然大雨傾盆,班上三名學生曬在宿舍外面的被褥被淋濕了,洪老師就讓他們晚上住在自己家里,還給他們做飯吃;一名學生從幾十里外的山日乘汽車來校時,生活費被盜,洪老師除與有關部門協調外,還自己掏錢替學生墊付伙食費;有一次,校外不良青年來到學校,拿刀威逼學生,索要學生財物,她奮不顧身地保護學生,而后積極向有關部門呼吁,凈化校園周邊環(huán)境,同時向學生講解自我保護的方法。
有一年春季剛開學,—位老人把她的孫女小芳領到洪老師的面前。老人說:“小芳以前—直跟著打工的父母在外地,轉了幾次學,學習成績不好。她害怕老師和同學們嫌棄她,希望老師多費心。”洪老師說:“小芳是我的學生,我會盡心去教的。只要她肯努力,踏實學,認真做事,就是好學生。”在洪老師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下,小芳進步很快,初中畢業(yè)時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高中。
洪老師很注重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成敗進行反思總結。她的教育隨筆《我的表揚何以會成為學生的壓力》《如何讓給文言文不再枯燥難學》《如何讓學生在青春期不恐慌》《班主任怎樣才能贏得科任教師的支持》相繼獲獎,大家都說她是名副其實的好老師。

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角度,評析洪老師的行為。
3.單項選擇題“醫(yī)生都穿白衣服,所以,有些穿白衣服的人留長頭發(fā)?!毕铝羞x項中,這一陳述的必要前提是()

A.有些醫(yī)生留長頭發(fā)
B.有些醫(yī)生不留長發(fā)
C.穿白衣服的人不留長發(fā)
D.穿白衣服的人都是醫(yī)生

4.單項選擇題下列選項中的概念關系,與“土豆”和“馬鈴薯”一致的是()

A.坦克—一戰(zhàn)車
B.錄音機——錄音筆
C.蘿卜——青蘿卜
D.番茄—一西紅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