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是()。
A.先覺論
B.統(tǒng)覺論
C.直覺論
D.知覺論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在追求多樣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的過程中,被認為是必不可少的構成要素的是()。
A.私立學校
B.公立學校
C.家庭學校
D.教育行政部門
2.單項選擇題當代美國教育改革過程中,曾掀起一場“恢復基礎”的全國性教育運動。該運動發(fā)生的時間是()年。
A.1974
B.1965
C.1999
D.1976
3.單項選擇題將教育目標設計為一整套可觀察和測量的分類系統(tǒng)的教育家是()。
A.布魯納
B.布魯姆
C.皮亞杰
D.維果斯基
4.單項選擇題程序教學的心理學基礎是()。
A.認知主義
B.建構主義
C.行為主義
D.信息加工心理學
最新試題
下列關于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論述錯誤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蘇聯(lián)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教育改革的最為宏觀的特點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20世紀50—60年代日本教育改革特征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日本確立了“六三三四”新學制,學制由雙軌制轉變?yōu)閱诬壷?,體現(xiàn)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20世紀20年代蘇聯(lián)“綜合教學大綱”的突出特點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76年,在聯(lián)邦德國,一名即將畢業(yè)的師范院校學生不可能做到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關于《史密斯-休斯法》與《阿斯蒂埃法》的不同點描述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83年,美國中小學教育質量調查委員會提出《國家處在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這個報告也是美國戰(zhàn)后第三次課程改革的開端,但該運動也引起了一些新的問題,其中不包括()
題型:單項選擇題
蘇聯(lián)在20世紀50年代再次開啟重視勞動教育的新一輪教育改革,這次改革的最根本的特點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德國20世紀下半葉的《總綱計劃》《漢堡協(xié)定》和“德國統(tǒng)一以來的教育改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