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 羅蘭 ①自從有一天,和他因小事爭吵,我一怒離家,回來時卻發(fā)現(xiàn)忘帶鑰匙,又不肯按鈴請他來為我開門,只得索性坐火車去高雄住了一夜。那以后,我對鑰匙就十分小心。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一種自尊的保障、獨立的象征,代表著可以我行我素的自由和不必求助于人的快樂。我的鑰匙好像就因為這種意義的追求才逐漸多起來的。 ②除了自己住處大門、二門的鑰匙,以及家中一切備而不用的鑰匙之外,我有辦公室抽屜和 四個柜櫥的鑰匙,還有發(fā)音室的鑰匙。另外我還有洛杉磯女兒住處的兩套鑰匙和紐約朋友住處的鑰匙。他們說:“知道你這人喜歡隨時高興就跑來了,給你一套鑰匙,我們不在家,你也可以進來。” ③鑰匙因此不僅是一種自由,也是一種權利和別人對你的信任。 ④為了預防自己某天忘了帶鑰匙或丟了皮包,我多配了一些鑰匙,放在辦公室。必要時,我可以回辦公室去拿,而不必麻煩鎖匠或任何其他的人。辦公室晝夜都有人在。我不怕任何時候會被關在辦公室的門外——這另一套的鑰匙給我的是一種左右逢源的保障。 ⑤我信賴我的鑰匙,而且對它們十分感謝,好像它們是黑夜中的一些燈、寒夜里的一爐火,或一把擋雨的傘、一件御寒的大衣。它們是如此的簡單、輕便、信實,而又可以由我自己掌握。 ⑥仿佛凡不能由我自己一個人來掌握的東西,都使我覺得不安全。不是我不信任別人,而是我不知自己肯不肯去煩勞或支配別人。我總覺得,要煩勞或支配別人的時候是很緊張的。雖然,我知道,那么多的人樂意對我付出關懷與幫助。不說別人,電臺的老工友,每當我進了辦公室,還未坐定,他就用我留給他的鑰匙幫我把抽屜打開了,而且總會問:“又沒帶鑰匙吧?”我接受他的好意。在他面前,我永遠可以不必說我?guī)Я髓€匙。只有當他偶爾休假,或出去訪友的時候,我才慶幸我不會真的沒帶鑰匙,而可以很愉快地打開抽屜,取用我工作上絕對必需的唱片或錄音帶。這使我產生一種有備無患的快樂。 ⑦為了怕使未曾預料我真會從天而降的朋友或女兒大吃一驚。我還沒有這樣使用過他們善意交給我的鑰匙。不過,我也曾想象,如果某一天,天寒地凍或風雨交加,迫使我不得不找個地方落腳的時候,忽然想起,附近就有她們某一個人的住處,而我正帶著她們的鑰匙,盡管她們已去上班,或者剛好出去度假,我也一樣可以輕而易舉開門進入她們舒適的家,讓我卸下滿身風塵、一心倦意,安穩(wěn)地蜷臥在沙發(fā)上入睡一這鑰匙,對我來說,是一種可以安心的投奔。 ⑧天氣冷了,外面滴滴瀝瀝地下著冬雨。從外面回來,躲進自己的家里,插上電暖爐,把那串小小的鑰匙珍重地放回皮包內存有拉鏈的口袋,感覺上,我所擁有的一切都在這里了。于是,我忽然記起二十多年前的某一天,住處的鄰居發(fā)生火警,慌亂中,一點也想不起該先搶救什么,敞著大門跑出去,只帶著一把開大門的鑰匙。我并不覺得自己反應錯誤,因為那是一種下意識“提綱挈領”的搶救——有鑰匙,就可以讓我擁有那個家。 ⑨女兒出國前夕,把她用的那把開大門的鑰匙交給我。我推還給她,說:“萬一你什么時候回來,我不在家呢?”一一鑰匙,在這時,是一種無言的挽留。 ⑩當忍痛不得不把房子賣掉的時候,最后的割舍,是交出那把使用了多年、感覺上猶有余溫的鑰匙,使我覺得那把交出去的鑰匙上像是綴滿了珠鉆,而它們卻是我在這人生旅途上奔波時的汗滴和淚滴。
文章圍繞“鑰匙”而展開,那么“鑰匙”在文章中有哪些含義?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所有林村人都愛吃麻、辣、香的食物
B.所有林村人都喝四川出產的茶
C.大部分林村人喝蓋碗茶
D.張濤喝蓋碗茶
A.作者完全同意袁曉園和羅素的主張
B.作者有保留地同意袁曉園和羅素的主張
C.作者不同意袁曉園和羅素的主張
D.作者批評了袁曉園和羅素的主張
A.現(xiàn)代自然科學,研究一個個事物,一個個現(xiàn)象
B.嚴密的綜合起來的體系是現(xiàn)代自然科學的重要特點
C.自然科學發(fā)展成為嚴密的綜合起來的體系
D.現(xiàn)代自然科學的重要特點是研究事物、現(xiàn)象的變化與關系
A.告誡世人吸取歷史興亡的深刻教訓
B.剖析權力私有必然造成的社會危機
C.評價李商隱等唐代詩人的創(chuàng)作成就
D.說明詠史詩作誕生的社會政治背景
A.中文將成為強勢語言,值得自豪
B.中國模式正在超越西方模式
C.中國模式將最終成為強勢模式
D.平視西方模式,中國應更自信
最新試題
聲音一般都是用“聽”來形容,文章第一段作者用“細心地想著植物突破土地,在陽光下成長的聲音”,這里為什么用“想著”?
文章最后農夫說夜來香和曇花的香“是一種陰香,沒有壯懷的”,結合全文,分析農夫通過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色盲也能成為天文學家么?事實上。天文學家日常所分析的照片多數(shù)都是黑白的,我們在雜志和其他彩色印刷品上看到的五彩繽紛的天文照片,其實也是通過把多張望遠鏡拍攝的不同波段的黑白照片加工合成而來的。而且這些波段未必都在人類可見光的范圍內,所以即使對于視力正常的人來說,這些圖片也并非天體真正的顏色。下列說法與文意相符的是()。
西方學者提出的“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從其產生的客觀基礎而論,它是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物質生活質量逐漸提高,人們日益從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過渡的前提下出現(xiàn)的一種理論對現(xiàn)實的回應。這種回應的出現(xiàn),一方面是客觀現(xiàn)實對理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哲學、美學及文學藝術理論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這段文字意在說明“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
聯(lián)想意義最易誤用而生流弊,聯(lián)想起于習慣,習慣老是喜歡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就都跟著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濫。也是如此。文中“流弊”具體指的是()。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說“交出去的鑰匙上像是綴滿了珠鉆,而它們卻是我在這人生旅途上奔波時的汗滴與淚滴”。作者想要表達什么?談談你的看法。
中國歷代異常發(fā)達的政治哲學和歷史哲學早就無數(shù)次告誡世人:權力的私有及其El益專橫,只能導致萬民涂炭、王朝崩潰的慘禍。但是由于所有這些深痛剖析永遠難以進人法律層面而成為制約統(tǒng)治權力的剛性力量,所以它們只能轉而定型為一種“代償”方式,即思辨、文學和倫理等領域中的深深涵詠和喟嘆。因此,在中晚唐開端的中國皇權社會后期文化中,以李商隱等人的作品為代表,不僅“詠史”之作數(shù)量日益龐大,而且諸多經典之作極其警策,具有空前沉郁的歷史悲劇感。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對后現(xiàn)代文化有一種概括.就是:中心變成了邊緣,系統(tǒng)變成了斷裂,整體變成了碎片,深度變成了平面,價值變成了虛無。在后現(xiàn)代藝術中,復制取代了原創(chuàng),操作取代了想象,破碎取代了整體,過程取代了作品。藝術形象完全變成了模型的模型、模仿的模仿。這段文字反映出作者對后現(xiàn)代文化的態(tài)度是()。
所謂信息加工觀點就是將人腦與計算機進行類比,將人腦看作類似于計算機的信息加工系統(tǒng)。但是這種類比只是機能性質的,也就是在行為水平上的類比,而不管作為其物質構成的生物細胞和電子元件的區(qū)別。換句話說,這種類比只涉及軟件而不涉及硬件。上述文字中“硬件”指的是()。
文章為什么說“主動是金”?請結合全文說說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