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秋齋獨宿
[唐]韋應物
山月皎如燭,霜風時動竹。
夜半鳥驚棲,窗間人獨宿。
和韋蘇州①《秋齋獨宿》
[金]趙秉文
冷暈侵殘燭,雨聲在深竹。
驚鳥時一鳴,寒枝不成宿。
【注】①韋蘇州:即韋應物,因其曾任蘇州刺史,故稱“韋蘇州”。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結合文段,分析作者說:“在人類頗為自得地認為自己偉大時,卻不知道自己可能比那些在他們眼里微不足道的生物還要可悲可嘆”是什么意思?
題型:問答題
文中說,“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然而,也有人引用拿破侖名言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請你談談你的看法。
題型:問答題
文章第2段提到了“沉著”,試從字義和情感兩個方面加以分析。
題型:問答題
孔子、莊子、釋迦牟尼、帕斯卡爾、李白、愛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遠離人群的人”,你認為文章列舉這些人物有何作用?
題型:問答題
聯(lián)系上下文,談談對“誰知道幸的不幸與不幸之幸呢?”這句話的理解。
題型:問答題
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說“嚴格來說,這已失卻讀書的真意義”,這樣說的理由是什么?
題型:問答題
從全文看,“精神的天空”具體指什么?請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
題型:問答題
通觀材料第一段,作者認為“現(xiàn)在青年第一弱點,就是把事情太看容易,其結果不是僥幸,便是退卻”的主要原因是?
題型:問答題
請另舉一例,談談你對文中畫線語句“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的理解。
題型:問答題
結合材料,解釋“循序漸進”的含義。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