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1936年,魯迅與許多代表不同政治態(tài)度、不同文學派別的作家攜手,聯(lián)名發(fā)表了一篇標志著文藝界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的文章。這篇文章是()。
A.《文藝界為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宣言》
B.《文藝界同人為團結御侮與言論自由宣言》
C.《文藝界關于“國防文學”宣言書》
D.《文藝界關于“抗日民主同盟”宣言書》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屬于“甲寅派”的是()。
A.吳宓
B.胡適
C.陳西瀅
D.章士釗
2.單項選擇題1902年,魯迅畢業(yè)于()。
A.江南陸軍學堂
B.江南水師學堂
C.路礦學堂
D.兩江學堂
3.單項選擇題1928年到1935年期間,魯迅詩歌的文體大多是()。
A.打油詩
B.舊體詩
C.新詩
D.民歌體詩
4.單項選擇題魯迅為回擊“現(xiàn)代評論派”的人身攻擊而作的作品是()。
A.《狗·貓·鼠》
B.《五猖會》
C.《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D.《立論》
5.單項選擇題《過客》側重表現(xiàn)的思想是()。
A.剛強不屈的戰(zhàn)斗贊歌
B.無私無畏的獻身品格
C.反對封建禮教的韌性精神
D.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
最新試題
《狂人日記》正文里的“狂人”,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祥林嫂的悲慘故事,最后被小說比喻成“渣滓”,因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大致地,看客群落廣泛存在于()等作品中。
題型:多項選擇題
魯迅追悼會上,其靈柩上覆蓋的三個字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年,魯迅進入仙臺醫(yī)學專科學校。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在酒樓上》的呂緯甫,與《狂人日記》里的“狂人”,其實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26年離開北京以后,魯迅生活過的三座城市是:()
題型:多項選擇題
?魯迅筆下的新型知識分子人物,從呂緯甫到魏連殳,妥協(xié)、沉淪的程度,()。
題型:單項選擇題
《吶喊》《彷徨》在哲學層面的內涵,在()一篇中最為突出、集中。
題型:單項選擇題
《藥》中的所謂“被看”,表現(xiàn)為晚清革命黨人夏瑜的被()。?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