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文法學校
B.會堂學校
C.古儒學校
D.寺廟學校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紀律是教育集體的外部表現形式
B.紀律是每一個人充分發(fā)展的保障
C.紀律是達到集體目的的最好方式
D.紀律是個人對集體應盡的義務
A.20年代
B.建國初期
C.衛(wèi)國戰(zhàn)爭時
D.30年代
A.《普通教育學》
B.《世界圖解》
C.《主主義和教育》
D.《大教學論》
A.擴張化
B.整體化
C.全面化
D.融合性
A.新人文主義
B.古典主義
C.裴斯泰洛齊
D.赫爾巴特
最新試題
下列沒有體現出20世紀下半葉美國促進教育民主化發(fā)展的措施的是()
下列各項改革措施中,不屬于《改組和統(tǒng)一公立普通學校教育的總綱計劃》的是()
20世紀50—60年代,日本出現了“應試教育”占統(tǒng)治地位,人們抱怨學校是“考試地獄”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日本進行了一系列“寬松教育”的改革。以下不屬于“寬松教育”改革特點的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日本確立了“六三三四”新學制,學制由雙軌制轉變?yōu)閱诬壷?,體現了()
1976年,在聯(lián)邦德國,一名即將畢業(yè)的師范院校學生不可能做到的是()
1931年蘇聯(lián)通過的《關于小學和中學的決定》成為國民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其直接指向之前的改革弊端,即()
1983年,美國中小學教育質量調查委員會提出《國家處在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這個報告也是美國戰(zhàn)后第三次課程改革的開端,但該運動也引起了一些新的問題,其中不包括()
下列關于俄羅斯聯(lián)邦教育管理體制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德國20世紀下半葉的《總綱計劃》《漢堡協(xié)定》和“德國統(tǒng)一以來的教育改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
《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的關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