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遇險報警、遇險通信、遇險確認和轉發(fā),緊急通信等非常規(guī)通信需要船長、移動單元負責人、海岸電臺(地球站)負責人授權才能進行
B.優(yōu)先等級低的通信盡量避免使用遇險和安全通信頻率。例如只有非常簡短的安全通信才可以在遇險和安全通信頻率上完成,否則完成呼叫后操作員需要轉換到常規(guī)信道工作
C.在無線電頻譜中關鍵的頻率點附近設立保護頻帶,防止頻譜中的關鍵頻率點受到有害干擾
D.為了避免干擾附近其他船只的活動,遇險報警應該盡可能在HF波段上進行,這樣可以有效地利用HF通信的級景區(qū)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121.5MHz和123.1MHz無線電話調制方式是A3E
B.156.8MHz無線電話德調制方式是G3E
C.無線電話頻率156.8MHz、121.5MHz和123.1MHz都可以用于常規(guī)通信
A.156.65MHz、123.1MHz
B.雷達應答器工作頻率9200~9500kHz和緊急無線電示位標的406~406..1MHz
C.3.023kHz、5680kHz
D.8291kHz
A.是指搜救協(xié)調中心通過海岸電臺或海岸地球站與遇險船舶和參與救助的船舶、飛機以及與陸上其他有關搜救中心進行有關搜救的直接通信
B.搜救協(xié)調通信是雙向進行的和遇險與安全相關的信息交換
C.這種通信的距離通常比較遠,一般采用地面通信系統(tǒng)或者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
D.VHF頻率、緊急無線電示位標的406~406.1MHz經常被采用
A.是指遇險船舶與參與救助的移動單元之間的通信。它包括救助指揮船與其他船、船舶與救生艇、指揮船與救助飛機之間的現場通信
B.這種通信的距離比較近,一般是使用無線電話或NBDP技術,在中頻和甚高頻頻帶內指配給遇險和安全通信的頻率上進行的
C.主要涉及的頻率:2182kHz、4125kHz、3023kHz、5680kHz、2174.5kHz、156.8MHz、156.3MHz、123.1MHz
D.高頻波段的頻率經常被采用
A.遇險報警信息流是單向的
B.往往通過海事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DSC技術等實現
C.DSC技術遇險報警頻率包括:2187..5kHz、4207.5kHz、6312kHz、8414.5kHz、12577kHz、16804.5kHz和156.525MHz
D.地面系統(tǒng)的SART也是一種有效的報警手段
最新試題
Inmarsat C系統(tǒng)船至陸地用戶電傳業(yè)務目的地地址號碼中不包含()
有計劃的可能影響到航行安全的行動至少應在行動()天前發(fā)出警告,同時該警告應該一直保留到行動結束。
航警中以度、分和分的小數方式給出的地理位置屬于警告的()部分。
安全網的沿岸信息業(yè)務主要是向()水域播發(fā)海上安全信息。
普通窄帶直接印字電報安全信息業(yè)務和NAVTEX業(yè)務的主要區(qū)別是()
公海的氣象和海浪報告第一部分是()
少數海上安全信息由于情況緊急,必須采取非計劃性的廣播,即播發(fā)臺收到信息后盡快予以廣播,其中不包括()
公海的氣象和海浪報告第二部分是()
第一航行警告區(qū)的協(xié)調國家是()
如果EGC接收機出現故障,操作員又未能及時發(fā)現,則設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