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長時間訓練比短時間多頻率訓練的效果要差
B.短時間多頻率訓練比長時間訓練的效果要好
C.多數(shù)失語癥患者具有交流的智能而無交流的能力
D.多數(shù)失語癥患者具有交流的能力而無交流的智能
E.病情穩(wěn)定,能夠耐受集中訓練至少30分鐘,即可開始訓練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增強刺激
B.給出明確回答
C.分析錯誤
D.改變另一種刺激方法
E.矯正錯誤
A.運動性失語
B.感覺性失語
C.命名性失語
D.經(jīng)皮質(zhì)感覺性失語
E.經(jīng)皮質(zhì)運動性失語
A.自主訓練
B.個人訓練
C.小組訓練
D.家庭訓練
E.治療師訓練
A.10分鐘以內(nèi)
B.20分鐘以內(nèi)
C.30分鐘以內(nèi)
D.40分鐘以內(nèi)
E.50分鐘以內(nèi)
A.40%~60%的水平上
B.50%~70%的水平上
C.60%~80%的水平上
D.70%~90%的水平上
E.80%~100%的水平上
最新試題
患者,男性,68歲。左側(cè)大面積腦梗死致完全性失語,該患者訓練重點應放在()。
吞咽障礙間接訓練方法中,"由鼻腔深吸一口氣,然后屏住氣進行空吞咽,吞咽后立即咳嗽"屬于()。
一口量即攝食時,最適于吞咽的每次入口量,正常人的每次入口量約為()。
下頦部向左、右側(cè)的點頭樣吞咽動作,可去除并咽下滯留于兩側(cè)梨狀隱窩的食物。這種吞咽輔助動作被稱為()。
一口量即攝食時,最適于患者開始練習吞咽的每次入口量()。
輔助吞咽動作中,"讓患者交替吞咽固體食物和流食,這樣既有利于激發(fā)吞咽反射,又能達到去除咽部滯留食物的目的"屬于()。
吞咽障礙間接訓練方法中,"患者深吸氣,兩手在胸前對掌,用力推壓,閉唇、憋氣5秒鐘"屬于()。
吞咽障礙間接訓練方法中,"如患者流涎過多,可對患側(cè)頸部唾液腺行冷刺激,3次/日,10分鐘/次,至皮膚稍發(fā)紅"屬于()。
構(gòu)音障礙患者的發(fā)音訓練中,“如‘pa-da-ka’”屬于()。
腦部損傷失語癥患者最初的訓練時間應限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