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簡述日耳曼人大遷徙的背景、基本內容和歷史意義。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單項選擇題

下圖是一位歷史老師的導學案中出現(xiàn)的關鍵詞。根據(jù)其內容判斷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是()。

A.中國的洋務運動
B.俄國的農奴制改革
C.法國巴黎公社成立
D.美國南北戰(zhàn)爭

5.單項選擇題與俄國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維新影響的特殊之處是()。

A.走上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
B.是其近代史上的重大轉折
C.避免了淪為半殖民地的命運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

最新試題

19世紀,印度掀起了反英大起義,拉丁美洲燃起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這兩個事件共同體現(xiàn)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奧林匹克運動源于古希臘,古希臘雕刻家由此留下了很多表現(xiàn)運動中人體的優(yōu)秀作品。下圖即為雅典雕刻家米羅的經典代表作《擲鐵餅者》。從中能夠讀出的信息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以下哪部文學作品不屬于上古印度?()

題型:單項選擇題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對南北戰(zhàn)爭的進程和結局產生了巨大影響,但我們不應只盯住這個法律文件。1861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反脫離聯(lián)邦法》才真正體現(xiàn)了這場戰(zhàn)爭的終極目標和性質?!辈牧现荚谡f明()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世紀英國社會被描繪道:“過去以天為單位,現(xiàn)在以分、秒計算……火車還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為了現(xiàn)代生活的準則,人們開始要隨身帶上一塊表,時間概念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边@反映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公元2世紀,如圖中的①、②兩處是同時期的兩個國家。它們分別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古代西亞民族中屬于閃米特人(塞姆人)的是()。

題型:多項選擇題

14世紀時,大利的新銳作家多以“教會活動”和“教士生活”為背景進行創(chuàng)作。到了16世紀,莎士比亞等作家的作品越來越多地從“市民糾紛”“市場交易”等場景展開敘事。上述變化說明文藝復興運動()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世紀初,國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tǒng)教育體系。1870年以后,英、法開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以上國家推廣大眾教育的主要原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羅馬通過民眾大會、元老院、保民官之間的權力分立和相互牽制的安排形成權力制衡格局。其中,保民官的政憲意義非常獨特:保民官既無立法權又無行政權,但擁有的否決權,不僅可以否定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也可以取消元老院決議的法律效力,為保護人民面對抗政府,據(jù)此分析,保民官的設置()

題型:單項選擇題